跳至主要内容

鲍威尔Jackson Hole 讲话称风险转移或需调整利率

 Federal Reserve Chair Jerome Powell carefully opened the door to an interest-rate cut in September, pointing to rising risks for the labor market even as worries over inflation remain.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 (Jerome Powell) 在 9 月份谨慎地开启了降息大门,他指出,尽管通胀担忧依然存在,但劳动力市场的风险仍在上升。

“The stability of the unemployment rate and other labor market measures allows us to proceed carefully as we consider changes to our policy stance,” Powell said in remarks prepared for the Fed’s annual conference in Jackson Hole, Wyoming on Friday. “Nonetheless, with policy in restrictive territory, the baseline outlook and the shifting balance of risks may warrant adjusting our policy stance.”
鲍威尔周五在为怀俄明州杰克逊霍尔美联储年度会议准备的讲话稿中表示:“失业率和其他劳动力市场指标的稳定,使我们能够谨慎行事,考虑调整政策立场。尽管如此,由于政策处于限制性区域,基准前景和不断变化的风险平衡可能需要我们调整政策立场。”

Following Powell’s remarks investors boosted bets that the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would cut rates at their Sept. 16-17 meeting.
鲍威尔发表讲话后,投资者加大了对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在 9 月 16 日至 17 日会议上降息的押注。

The cautious signal comes at a time when Fed officials are divided over how and when to adjust policy in the coming months. Some have pointed to the labor market’s resilience. Others warn that nascent signs of weakness in employment could metastasize into a more significant downturn.
这一谨慎信号发出之际,美联储官员对未来几个月如何以及何时调整政策意见不一。一些人指出了劳动力市场的韧性。另一些人则警告称,就业市场初现的疲软迹象可能会演变成更严重的经济衰退。

Powell said the labor market is in a “curious kind of balance” resulting from a marked slowdown in both the supply of and demand for workers. He cited employment data for July, which showed jobs growth in recent months was substantially weaker than previously reported.
鲍威尔表示,劳动力市场正处于一种“奇怪的平衡状态”,原因是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都明显放缓。他引用了7月份的就业数据,数据显示,近几个月的就业增长远低于此前公布的数据。

“This unusual situation suggests that downside risks to employment are rising,” he said. “If those risks materialize, they can do so quickly in the form of sharply higher layoffs and rising unemployment.”
“这种异常情况表明,就业市场的下行风险正在上升,”他表示。“如果这些风险成为现实,很快就会以裁员人数大幅增加和失业率上升的形式显现。”

But he continued to argue that policymakers must guard against the prospect that President Donald Trump’s tariffs lead to persistent inflation. He said the effects of tariffs on consumer prices are “now clearly visible,” but it’s reasonable to expect the effects will be relatively short lived.
但他继续指出,政策制定者必须警惕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关税可能导致持续通胀的前景。他表示,关税对消费者价格的影响“现在已清晰可见”,但可以合理地预期,这种影响将相对短暂。

“It is also possible, however, that the upward pressure on prices from tariffs could spur a more lasting inflation dynamic, and that is a risk to be assessed and managed,” Powell said.
鲍威尔表示:“不过,关税对价格造成的上行压力也有可能刺激更持久的通胀动力,这是一个需要评估和管理的风险。”

“When our goals are in tension like this, our framework calls for us to balance both sides of our dual mandate,” he added.
他补充道:“当我们的目标处于这种紧张状态时,我们的框架要求我们平衡双重使命。”

Treasury yields tumbled, the S&P 500 extended gains and the dollar fell. Powell was greeted in the room with a standing ovation from the audience.
美国国债收益率暴跌,标准普尔500指数延续涨势,美元下跌。鲍威尔的演讲受到了全场观众的起立鼓掌。

Powell’s speech comes amid unprecedented pressure from Trump and his allies aimed at getting the central bank to lower borrowing costs, threatening the Fed’s independence in determining monetary policy.
鲍威尔发表讲话之际,特朗普及其盟友正向美联储施加前所未有的压力,要求其降低借贷成本,威胁到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方面的独立性。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美国新兴金融公司简街(Jane Street)资本介绍

简街是一家新兴的美国金融公司,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纽约,由蒂姆·雷诺兹(Tim Reynolds)和罗伯特·格兰诺夫(Robert Granovetter)等创立。它是一家量化交易公司,专注于高频交易(High-Frequency Trading, HFT)、市场制造(Market Making)和流动性提供,尤其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债券、股票、期权和衍生品等领域表现出色。截至2025年5月,简街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中一支重要力量,其交易量在某些市场(如美国ETF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核心业务 : 市场制造 :简街通过提供买卖双方的报价,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尤其在ETF和固定收益产品领域表现突出。它利用复杂的算法和数学模型,确保在高波动市场中仍能提供高效的流动性。例如,2020年市场动荡期间,简街在债券ETF市场提供了关键流动性,防止了潜在的“流动性末日循环”( Jane Street: the top Wall Street firm ‘no one’s heard of’ )。 量化交易 :简街依赖量化策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算法模型进行交易决策,追求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机会。其交易策略通常基于统计套利和市场中性,尽量减少市场风险敞口。 技术驱动 :简街的交易系统高度依赖自主开发的软件和硬件,其技术平台能够处理海量的市场数据,并在微秒级别执行交易。几乎所有软件都使用OCaml编程语言编写,代码库约7000万行,体现了其技术深度( Jane Street Capital - Wikipedia )。 全球布局 :除了纽约总部,简街在伦敦、香港、新加坡和阿姆斯特丹设有办公室,覆盖全球主要金融市场。2025年3月,简街计划大幅扩展其香港办公室空间,显示其对亚洲市场的重视( US trading firm Jane Street seeks to rapidly expand Hong Kong office space - Reuters )。 公司文化与特色 : 技术与数学导向 :简街的员工多为数学、计算机科学或工程背景的顶尖人才,公司内部强调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概率分析。其招聘过程极为严格,录用率不到1%,重点招聘数学、计算机科学和金融领域的顶尖人才( Debunking The Myth: Is Jane Street A Hedge Fund? )。 低调...

彭博社:中国股市长期低迷是中国公众长期储蓄率过高,消费不振的重要原因

  中国消费者为何储蓄如此之多、支出如此之少,以及为什么中美领导人即使想改变这种行为也难以做到,其核心原因在于中国的股市。 即使近期出现反弹,中国股市指数也才刚刚恢复到十年前泡沫 破裂 后的水平。糟糕的股市回报非但没有刺激消费者消费,反而促使他们储蓄。十年前,投资1万美元于标准普尔500 指数 ,如今价值已增长两倍多,而同样的金额投资于中国沪深300 指数 ,价值仅增长约3000美元。 长期关注中国问题的人士认为,部分原因在于结构性因素。35年前,中国证监会成立,旨在引导国有企业将家庭储蓄用于道路、港口和工厂建设。然而,该交易所缺乏对投资者回报的强烈关注。这种偏差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从股票供应过剩到上市后操作的可疑,这些问题持续困扰着这个规模达11万亿美元的 市场 。 中国领导人面临着解决这一问题的压力。中国领导人 希望 国内支出能够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尤其是在中美因巨大贸易失衡而爆发的关税战升温之际。与此同时,北京方面有理由继续优先发挥市场作为资本来源的作用:中国需要大量资金来培育支撑其科技雄心的企业——即使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仍值得怀疑。 “尽管新任证券主管做出了一些改进,但长期以来,中国资本市场一直是融资者的天堂,投资者的地狱,”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的证券界资深人士 刘纪鹏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监管机构和交易所总是有意无意地向融资端倾斜。” 中国股市未能兑现承诺 资料来源:彭博社(显示自 2015 年 8 月以来的涨幅) 今年,中国股市涨势的局限性再次显现。尽管人工智能领域乐观情绪高涨,但沪深300指数的涨幅却不足7%,落后于美国和欧洲的基准指数。这种表现不佳——以及包括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在内的因素——有助于解释中国储蓄率异常高企的原因,目前储蓄率已达到可支配收入的35%。 从事资产管理行业的陈龙在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上警告人们追逐近期上涨的风险。 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很多普通人进来都以为能赚钱,但最终大多数人变得更穷了。”他还表示,自己从2014年就开始投资了。“国有企业主要对政府负责,而不是对股东负责,而很多私营企业家很少把小投资者放在心上。” 过去一年,中国高层领导更加意识到股市作为财富创造工具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社会保障体系碎片化加剧民众不安全感的情况下,这一点尤为突出。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12月的一次会议上承诺“稳定房地产市场和股...

“中国冲击”的真实故事 - 华尔街日报

就业受损主要是局部的、暂时的,而整体就业和消费者福利则有所增加。 很少有学术论文能像大卫·奥托尔、大卫·多恩和戈登·汉森的论文那样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或者说如此容易被误解。政客和专家经常引用这些作者的论文,声称1999年至2011年间,由于中国进口激增,中国的崛起导致美国损失了多达240万个就业岗位。但这些研究仅仅关注美国本土劳动力市场制造业就业的变化,而非美国整体的情况。 确实,那些受到中国进口产品激烈竞争的社区,制造业就业岗位大幅减少,当地失业率上升。关键在于,这些失业工人大多留在原地,而不是去寻找新的工作。这些学术论文之所以引起共鸣,也不足为奇,因为它们凸显了美国工业中心地带的真正痛苦。但将中国冲击视为对全国就业状况的判决,则是一个错误。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尽管中国进口确实冲击了某些地区,但并未导致美国全国范围内出现大规模的净就业岗位流失。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近期的研究发现,当地就业岗位的流失基本被其他地区的就业岗位增长所抵消。中西部和南部制造业密集的地区就业岗位出现下降,但服务业岗位在西海岸和东北部等沿海和高科技中心地区蓬勃发展。进口竞争转移了就业岗位,而非消除了它们。 通过分析供应链,研究人员发现,中国冲击在2000年至2007年间略微增加了美国的总就业人数。更便宜的进口产品降低了企业和消费者的成本,从而刺激了其他行业的需求和就业增长。考虑到更广泛的影响,受中国贸易影响的每个地区平均净就业增长了1.27%,同时工资也上涨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一些受进口竞争打击最严重的地区,一旦计入新增服务业就业岗位,整体就业效应也呈正增长。

地球气候正在接近不可逆转的临界点

 经济学人: 亚马逊 雨林幅员辽阔,以至于它自身就形成了气候。数十亿棵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共同产生足够的水分形成云层。据估计,云层至少贡献了雨林维持生命的三分之一降雨。但气候变化正在扰乱这一循环过程。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积聚导致区域气温升高,干旱加剧,火灾风险增加。所有这些都会导致树木死亡。 树木减少意味着降雨减少、气温升高,以及火灾增多。因此,气候变化引发的森林砍伐有可能自我延续。人类用链锯越是助长这种现象,森林萎缩到无法恢复的地步,那可怕的一天就会越早到来。盆地的大部分地区将变成干燥的稀树草原,储存在那里的数百亿吨二氧化碳将被释放到大气中,进一步加剧地球变暖。 图片:盖蒂 这种严峻的形势被称为“亚马逊枯死症”,它只是气候学家所说的临界点的一个例子:临界点是一个阈值,一旦超过这个阈值,自我维持的过程将不可逆转地将地球气候系统的一部分从一种状态推向另一种状态。研究人员认为,还有许多其他例子。其中包括巨大的格陵兰冰盖的崩塌,这将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七米多;以及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 AMOC )的崩溃。AMOC是一个强大的热量分配洋流系统,使北欧保持适宜的气候。 一旦AMOC崩溃 ,整个欧洲的气温和降雨量将急剧下降,极大地损害该大陆的农作物种植能力。 这种气候思维方式正式形成后的二十多年里,参与其中的科学家们认为,他们已经对气候系统的哪些部分最容易发生临界点及其原因有了相当的理解——尽管并非完美。如今,他们正与政界人士和商界领袖一起,试图解答其他日益紧迫的问题:例如,如何判断临界点是否真的被跨越,以及如何为一旦跨越的后果做好准备。 触发任何特定临界点所需的确切变暖程度尚不清楚。地球气候受无数相互关联的过程控制,其中许多过程——例如控制冰盖崩解的动力学,或 野火的潜在冷却效应 ——尚不为人所知。其他过程,例如反光云的形成,发生的尺度太小,无法被正确地纳入行星模型。更复杂的是,一个临界点可能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另一个临界点。例如,格陵兰冰盖崩塌释放到海洋中的淡水会削弱 AMOC ,进一步减少亚马逊地区的降雨量。 没有回头路 北方多年冻土 坍塌 北极的冬天 海冰 坍塌 格陵兰冰盖 坍塌 巴伦支海冰 突然损失 北方多年冻土 突然解冻 北方森林 北方扩张 北方森林 南方枯萎病 拉布拉多海/ 亚极地环流 坍塌 大西洋经线 颠覆循环 坍塌 低纬度 珊瑚礁 死亡 萨赫勒/西...

WSJ:孙宇晨曾害怕在美被捕,如今将成特朗普晚餐会贵宾

 WSJ: 多年来,加密货币亿万富豪孙宇晨(Justin Sun)因担心被捕而不敢踏足美国。这位出生于中国的商界大亨正面临美国当局的审查,甚至错失了乘坐贝佐斯(Jeff Bezos)旗下Blue Origin火箭飞行的机会,尽管他为此支付了2,800万美元。 如今,孙宇晨不仅回到了美国。他还将作为贵宾与总统特朗普共进晚餐。 经过数周的行业猜测,孙宇晨周二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证实,他是特朗普$TRUMP模因币的最大持有者。他持有的约2,300万美元该代币使他跻身于一个由25名投资者组成的专属圈子,这些投资者受邀参加周四与总统举行的私人贵宾招待会。批评人士称,在特朗普及其家族寻求开展一系列商业活动之际,此次活动是其利益冲突最明目张胆的体现之一。 在特朗普胜选之前,这位34岁的企业家一直是美国当局的调查对象,并且在美国加密货币行业的大部分领域都是不受欢迎的人物。他的公司波场(Tron)运营着同名的区块链网络,一直是加密货币犯罪团伙转移资金的热门渠道。 美国财政部的金融犯罪执法网络在2023年的一份非公开报告中写道,波场“在非法行为者中越来越受欢迎”。据追踪加密货币交易并与执法部门合作的研究机构TRM Labs称,截至去年,所有非法加密货币活动中有一半以上(约260亿美元)发生在该网络上。 孙宇晨面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指控,该委员会在2023年指控他欺诈性地操纵波场TRX代币的市场。该委员会于今年2月请求法院暂停其诉讼。 与此同时,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司法部一直在调查孙宇晨涉嫌金融犯罪的行为。其中一些知情人士称,曼哈顿的美国联邦检察官办公室早在2021年就要求孙宇晨提供信息,并至少持续收集证据直至2023年底,这导致他因担心可能收到逮捕令而避免前往美国。这些知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常驻香港的孙宇晨不得不缺席2021年Blue Origin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器的发射,他本已赢得了这次飞行的一个座位。当时,Blue Origin称孙宇晨因日程冲突退出。 目前尚不清楚美国司法部的调查是否仍在进行。 孙宇晨的代表未回复多次寻求置评的电话和电子邮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曼哈顿的美国联邦检察官办公室的发言人不予置评。Blue Origin的代表未回应置评请求。 加密货币亿万富豪孙宇晨,去年12月摄于香港。 PHOTO: 图片来源:KEITH TSUJI FOR WSJ

华尔街日报:中国股市上涨,上证综指创十年新高

WSJ: 在刺激政策希望和贸易紧张局势缓解的推动下,中国股市涨至多年高点,上证综指收于十年来最高水平。 上证综指周一收盘上涨0.85%,至3,728.03点,今年以来累计涨11%。 深证综指涨1.8%,收于2022年初以来的最高水平,而类似纳斯达克的创业板指数上涨2.8%,收于两年半多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两个指数2025年迄今都上涨了约20%。 盛宝金融(Saxo Markets)首席投资策略师 Charu Chanana 表示:“中国的股市涨势正在增强,因为多种有利因素汇集在一起——周期性韧性、政策预期和主题轮动——所有这些都在增强势头。” 汇丰(HSBC)分析师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来自公募基金、散户和保险基金的充裕流动性正支持这轮涨势。 分析师指出,更多国内散户资金也正在进入本地市场。 咨询公司欧亚集团( Eurasia Group )中国区总监王丹表示:“面对今年巨大的内外部不确定性,中国家庭正重新思考资产配置策略。” 她说,这些家庭已经放弃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转而将资金投入股市,持续的低利率也鼓励了他们这样做。 美联储进一步降息的前景也更广泛地提振了亚洲市场,在贸易摩擦降温之际,这加强了市场人气的回暖。台湾基准股指周一收于历史新高,日本日经指数也是如此,大多数主要股指在午后交易中都处于上涨状态。 近几个月来,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已显著缓解,双方上周延长了5月份达成的贸易休战协议。 Chanana说,地缘政治风险在短期内有所缓解,有助于股市从跨境资本配置的更清晰前景中受益。 中国出台的政策举措也支撑了市场情绪,包括旨在遏制核心产业过剩产能的政府改革。投资者也对中国政府出手监管汽车制造商和电商平台之间的价格战表示欢迎。 不过,汇丰的分析师提醒说,中国经济尚未实现稳固复苏。7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工业增加值等关键经济指标不及预期,信贷增长依然疲软,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固定资产投资仍处于低迷状态,通缩压力持续存在。 美银证券( BofA Securities )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有人担心市场参与者可能正掉以轻心,只关注好消息而忽略坏消息。 这些分析师表示,随着人工智能( AI )和其他技术的发展以及对中国政策方向的信心推动市场情绪,一些投资者开始认为中国股市已经偏离了经济基本面。 这轮涨势能持续多久还有待观察,特别是考虑到国内外政策可能令人失望。 荷兰国际集...

中国股市上涨势头不仅限于人工智能和银行股

 彭博社报道: 中国股市的涨势正在蔓延,进一步上涨的迹象不断显现。 上海股市自 4 月份低点上涨 22% 后,风险情绪有所改善,即使在 没有 大量散户投资者参与的情况下,市场广度也有所扩大。 越来越多的股票交易价格高于近期平均水平并创下一年新高,增强了人们对此次反弹持久性的信心。 下面的图表显示了近期涨幅的广泛性。 今年早些时候,股市的一个主要担忧是,涨幅集中在少数几个领域,例如保险公司追逐 银行股的股息,或投资者对 人工智能 股进行战术性投资 。这种情况似乎正在改变,因为现在更多股票参与上涨,增强了人们对市场韧性的信心。 本周,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创下一年新高的股票比例分别达到了2021年和20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不包括10月份 创纪录的涨幅) 。上涨势头强劲,近90%的指数成分股股价均高于其50日移动平均线。 沪深两市涨跌股每日涨跌幅差距显示出股市普遍走强。两市约5,700只股票中,周一上涨的股票数量增加了约2,000只。 平均而言,过去三周内上涨的股票数量多于下跌的股票数量,基准沪深 300 指数在此期间上涨了约 4%。 投资者正转向优质股票,凸显出投资者对基本面的信心不断增强。中证2000指数(该指数充斥着投机性小盘股)的成交量已从5月份的逾三分之一降至内地总成交量的25%左右。 与此同时,中证小型股 500 指数(一组较为成熟、吸引机构投资者的成分股)的交易量开始攀升。 周二,中国股市成交额连续 第五天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

第一财经:A股资金入局详解:险资猛砸万亿元,散户外资潜力大

 第一财经: 本轮牛市,先有国家队资金“托底”,后有保险资金加速入市助力,在真金白银的支撑之下,散户的情绪被点燃。   从怀疑到惊讶,到将信将疑,到大致确信,再到持续加仓,投资者对A股牛市的认可,往往会经历多个阶段。   本轮牛市,先是有国家队的资金“托底”,而后有保险资金加速入市助力,在真金白银的支撑之下,散户的情绪被点燃。这一切背后,A股实则已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蜕变——公司治理改革,加大分红回购力度,中长期资金入市,双向开放……   随着上证综指站上3700点,成交量居高不下,从散户、基金、理财、险资到外资,究竟各方资金的A股加仓之路走到了哪一步?未来还有多少加仓的空间?对此,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各个投资细分领域的一线业内人士,希望可以从资金流向的角度,更清晰地展现A股本轮牛市的发展阶段。    散户资金入市潜力大   个人投资者是本轮牛市的“后来者”,但却一举点燃了牛市热度。   高盛数据显示,6月以来,代表国家队的资金(相关ETF)几乎处于“场边观望”状态,个人投资者占据了主导。   上证综指在8月20日收于3766.21点,创出十年新高,消费板块开始发力。8月21日,上证综指无视美国科技股的大幅回调,继续创出新高。   A股近期的持续上涨,是由市场活跃度上升所推动的。以上证综指8月18日突破3700点为例,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了2.75万亿元,创历史第三高(仅次于2024年10月创造的纪录)。按总名义成交额计算,A股目前是多家外资投行交易平台在亚太区域中最活跃的市场。   散户的热度还能继续多久?高盛估计,中国居民家庭有55万亿元的超额储蓄,中国家庭金融资产中有22%配置于基金股票,这意味着可能有超过10万亿元潜在资金流入市场。尽管有观点认为这类测算略有极端,但增量资金的潜力确实存在。 (图表来源:高盛)   无独有偶,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对记者表示,近期M2与M1剪刀差正逐步收窄,显示整体资金的流动性增强,而且部分债券基金产品的净值出现回撤。   散户投资者在股市中偏爱购买哪类公司?数据显示,中小型股更受青睐——当前中证1000和中证500的散户持股比例分别为61%和51%,而外资持股仅为2.5%和1.4%。   有观点认为,中证1000对保证金交易的敞口最大,金额为620亿美元(占市值的3.5%)。更高的散户持仓、更高的换手速度,以及更高的...

风险投资行业需要重启地缘政治

FT: 毫无疑问,风险投资在过去几十年里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极少数风险投资家帮助打造了历史上一些最具活力的公司,并创造了惊人的回报。但正如人们所说,过去的表现并不能预示未来的结果,而且世界瞬息万变。风险投资行业——就像埃隆·马斯克最近发射的火箭一样——是否会在“计划外的快速解体”中消亡?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金融学教授、《独角兽报告》合著者伊利亚·斯特雷布拉耶夫(Ilya Strebulaev)驳斥了任何此类说法,他认为风险投资行业当前的放缓更多是周期性的,而非结构性的。“美国之所以能涌现出苹果、Facebook、谷歌和英伟达等众多巨头企业,并非因为美国更具创新能力,而是因为它拥有风险投资行业。这其中存在因果关系,”他告诉我。 他最近更新的长达350页的《独角兽报告》有力地支持了他的论点。在过去50年里,在美国成立的所有上市公司中,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占了一半数量,占了其市值的四分之三,占了研发支出的92%。 美国市值最高的十大上市公司的平均成立年份为1946年。七国集团(G7)其他国家的平均成立年份为1892年。美国风险投资行业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创新机器。用早期资金支持渴望成功的创业者,利用最新技术满足日常消费者和企业需求,仍然是一个充满希望的选择。 话虽如此,风险投资行业很难很快重现2021年的辉煌。当时美国诞生了478家独角兽企业,约占有史以来所有由风险投资支持的独角兽企业的31%。低利率、充裕的资本、高昂的估值,以及新冠疫情封锁期间涌向数字平台的热潮,共同成就了该行业的辉煌。 如今的前景更加严峻。投资者正面临着利率上升、资本市场失灵、地缘政治动荡、保护主义加剧以及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我不认为风险投资模式会消亡,但它会发生变化,”投资者大卫·加尔布雷斯说道。“从更大角度来看,美国模式可能正面临威胁。” 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正在改写科技和投资的游戏规则。传统的轻资本软件分销模式(例如社交网络)曾经对风险投资公司非常有效,但现在正迅速演变为重资本硬件生产模式(人工智能芯片和数据基础设施),这是一个更加严峻的投资环境。引领这一转变的公司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科技巨头,它们总共投资了数千亿美元。它们也成为包括OpenAI和Anthropic在内的大型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主要支持者,取代了风险投资公司的历史地位。   加尔布雷斯预测,大多数其他规模较小、由风险...

为何说美国正迈向“美国特色国家资本主义”?

 节选自WSJ 一代人以前,传统观点认为,随着中国走向自由化,其经济会变得与美国相似。但事实是,美国的资本主义正开始变得像中国的模式。 最近的例子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Trump)要求英特尔(Intel)的首席执行官辞职;作为日本制铁(Nippon Steel)收购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的条件,华盛顿方面将获得后者的“黄金股”;以及特朗普计划亲自指导来自贸易伙伴的1.5万亿美元承诺投资。 这不是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家拥有生产资料。它更像是国家资本主义,一种介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混合体,在这种体制中,国家指导著名义上的私营企业的决策。 中国称其混合模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国还没有像中国,甚至俄罗斯、巴西以及某些时期的法国等较为温和的国家资本主义实践者那样走得那么远。因此,不妨将这种变体称为“美国特色国家资本主义”。与美国曾经体现的自由市场精神相比,这不啻为一场巨变。 我们是如何尝试转向国家资本主义的 如果不是公众和两党都认为自由市场资本主义行不通,我们也不会涉足国家资本主义。自由市场资本主义鼓励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首席执行官们将生产转移到国外。结果是制造业劳动力萎缩,在关键矿物等重要产品上依赖中国,以及在清洁能源和半导体等未来产业上投资不足。 联邦政府经常涉足企业界,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征用生产,也曾根据《国防生产法》(Defense Production Act)在新冠疫情等紧急情况下采取同样做法。联邦政府还曾在2007-09年金融危机期间出手救助银行业和汽车公司。那些都只是权宜之计。 前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则更进一步,试图塑造产业的实际结构。他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授权了4,000亿美元的清洁能源贷款。《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则拨出390亿美元专款用于补贴国内半导体制造业。其中,85亿美元给了英特尔,这让特朗普有了筹码,可以因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过去与中国的关系而要求罢免他。(到目前为止,英特尔已拒绝这一要求。) 拜登不顾美国钢铁公司管理层和股东的意见,阻止了日本制铁的收购,尽管他的手下认为不存在国家安全风险。特朗普推翻了这一否决,同时索取了“黄金股”,他可以利用这一股份来影响该公司的决策。这种做法在设计和名称上都模仿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