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稳定币,加密货币”的博文

投资者应该思考的关于加密货币的五件事

 金融时报: 十年前,六位特立独行的人聚集在一座瑞士房子里,推出了以太坊——加密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使用以太币作为分布式计算平台。   它最初看起来很可能会失败:创始部落在激烈的内部斗争后崩溃;以太坊遭受了大规模的网络攻击;丑闻爆发,并且像比特币一样,以太币的价格变得疯狂波动,从零飙升至 5,000 美元,然后崩溃。 但本周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就在白宫发布关于“加密货币黄金时代”的报告之际,纳斯达克交易所庆祝了以太坊的十岁生日。“以太坊已经证明了自己……是‘反脆弱性’的典范,”纳斯达克创始人之一乔·鲁宾(Joe Lubin )热情洋溢地说道,他将该平台描述为“我们快速发展的数字世界的可靠信任层”。  愤世嫉俗者无疑会感到恐惧,而狂热者则会欢呼雀跃。这也难怪:加密货币可以说是当今金融领域最具争议的议题。然而,我认为,这个周年纪念日应该引发更现实、更微妙的判断。过去十年,至少揭示了五个关于加密货币的关键点,值得投资者深思。 首先,也是最明显的一点,数字资产并非同质化(即使批评者们对它们恨之入骨)。比特币是一种单向度的现象,其粉丝们将其比作“数字黄金”,而以太坊则是一个多维度的基础设施。模因币(例如 $TRUMP)只是靠疯狂的炒作才得以流通,而稳定币则应该由美国国债等资产支撑。这一点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需要打破对加密货币的非黑即白的思维。十年前那些宣称分布式金融将改变世界的狂热者错了——迄今为止,数字资产仍然过于笨重、成本高昂且耗能,无法取代大多数主流支付方式,而且波动性太大,无法成为可靠的价值储存手段。犯罪活动猖獗。想想萨姆·班克曼-弗里德(Sam Bankman-Fried)的事件,或者监管机构对Tether稳定币的谴责。 但那些预言加密货币消亡的末日论者也同样错了。数字资产价格刚刚(再次)飙升,以太坊和比特币的市值分别飙升至4550亿美元和2.3万亿美元。正如长期科技投资者格伦·哈金斯告诉我的那样,流通中的2700多亿美元的稳定币所支持的交易量,与Visa信用卡网络去年的交易量相当。 为什么?贪婪(或投机)是一个因素。但加密货币建立在一项有趣的创新(区块链)之上,这项创新有时很有用(例如,对于某些跨境支付而言)。此外,一些关键参与者和监管机构正在提高标准以应对过去的丑闻,而像以太坊这样的网络正在大幅削减能源消耗。 第三,主...

美国国会通过稳定币法案,加密货币市场获得重大胜利

 彭博: 美国国会周四为加密货币行业带来了一场分水岭式的胜利,通过了第一部监管稳定币的联邦立法,为该技术在日常金融中的更广泛应用扫清了道路。 该法案得到了共和党的支持和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大力倡导 ,旨在对可全天候跨平台流通的美元挂钩代币实施联邦或州级监管。支持者表示,该法案将开启更快捷、更便宜的支付方式,并为价值2650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市场带来合法性。 花旗集团 分析师 预计 ,到2030年,该市场规模可能将膨胀至3.7万亿美元。 该法案在参议院获得批准后,以308票赞成 、122票 反对的结果在众议院获得通过,并获得了 两党的广泛支持 ,目前有望正式成为法律。特朗普亲自游说共和党议员支持该法案。 这项立法标志着数字资产行业的政治成熟,该行业从不到三年前 Sam Bankman-Fried的 FTX 加密货币 交易所 令人震惊的倒闭 中恢复过来,并在去年向友好立法者的选举投入了数亿美元。 稳定币法案是特朗普“加密货币周”立法行动的核心。周四早些时候,众议院还通过了一项广泛的加密货币市场结构法案,该法案仍有待参议院审议。 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 (Elizabeth Warren) 和众议员 马克辛·沃特斯 (Maxine Waters) 等民主党批评人士 警告称,新的稳定币监管制度不足以保护消费者,如果数字代币发行者失败,可能会导致政府救助的压力。 但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银行家们已经在努力应对这项新举措可能加速的挑战。在本周的财报电话会议上, 摩根大通 的 杰米·戴蒙 、 美国银行 的 布莱恩·莫伊尼汉 和花旗集团的 简·弗雷泽 均表示,新兴的“数字美元”对银行业在支付领域的控制力构成了潜在威胁,并暗示他们正准备做出回应。 随着一些消费者将资金转入稳定币账户,这些数字代币可能会蚕食银行存款。这也可能扩大稳定币在跨境转账和支付领域的应用,并为从银行到信用卡网络再到科技公司等各方发行自己的稳定币开辟道路。最近几周,包括摩根大通在内的多家大型银行表示,它们正在考虑参与稳定币项目。 发行以美元计价的稳定币的美国加密货币公司(例如 Circle Internet Group Inc.) 可能处于最直接的获利地位。 尽管Circle周四收盘上涨不到1%,但本周已上涨25%,至235.08美元。与Circle签订了收益分成协议的 Coinbase Global Inc. 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