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美国就业”的博文

华尔街日报:AI席卷入门级职位,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上加难

 WSJ: 全球AI竞赛 如今,你会雇佣一个22岁的大学毕业生来做什么工作呢? 对于越来越多的老板来说,答案是:没有多少岗位,人工智能(AI)可以取而代之。 芝加哥的招聘公司Hirewell的首席增长官表示,该公司服务的营销机构客户已基本不再招聘入门级员工。对这些年轻毕业生的需求一度非常旺盛,但如今他们的工作内容对于AI来说已是“小菜一碟”。约会应用Grindr正在招聘更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不再录用一些刚出校门的初级程序员。Grindr的首席执行官George Arison表示,公司“对底层员工的需求将越来越少”。 位于哥伦布的咨询公司Futurety的首席执行官Bill Balderaz说,他今年决定不招暑期实习生,而是选择用ChatGPT来撰写社交媒体文案。 Balderaz敦促自己的孩子专注于那些需要人际交往能力且不易被自动化的工作。他的一个孩子将成为一名警官。 他说,过去大学毕业找一份不错的工作通常不是问题,“我认为这在今天已不再是绝对的真理了”。 长期以来,公司与应届毕业生之间存在着一种默认共识:年轻而渴望成功的入门级员工愿意以较低的薪酬努力工作。作为回报,雇主会提供培训和经验,让年轻的专业人士在就业市场站稳脚跟,为未来培养劳动力。 持续数年的白领招聘低迷和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已经削弱了这份共识。现在,AI有可能彻底打破这种关系。 对于正在寻找起步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这可不是个好兆头,而且也可能意味着劳动力结构的根本性重组。随着公司雇佣和培训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它们也可能在缩小五年或十年后能够承担更多责任的后备人才库。一些公司表示,它们已在重新思考如何培养下一代人才。 AI正在加速本来就已经发生的趋势。 根据Burning Glass Institute对劳动力数据的分析,自2020年以来,每一届毕业生中,找到需要学士学位工作的比例都在不断缩小。这种情况遍及各个专业,从视觉艺术到工程和数学。而且,近期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上升速度,已超过仅有高中或副学士学位的年轻人。 与此同时,在毕业生招聘放缓最严重的行业,比如信息、金融、保险和技术服务,情况还在恶化。Burning Glass的总裁Matt Sigelman表示,这表明雇主正变得更有效率,并且认为少雇佣一些缺乏经验的员工对于公司并无直接的负面影响。 “这是雇主招聘方式上一次更具结构性的转变,”Sigel...

美国年轻毕业生正面临就业危机

 WSJ: 尽管 美国经济经历了剧烈动荡 ,但劳动力市场依然保持稳定。但对于求职者来说,眼下并不是一个好时机——尤其是对年轻人而言。 近期的大学和高中毕业生正面临一场就业危机。全美的整体失业率保持在4%左右,但是就刚刚毕业、正在求职的大学生而言,失业率要高得多:在截至5月份的过去12个月里为6.6%。不包括疫情期间失业率飙升的情况,这大约是十年来的最高水平,也高于一年前同期6%的水平。 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该失业率适用于年龄在20至24岁、拥有至少学士学位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群。(这个群体主要由21至24岁的人组成,因为很少有人会在更早的年纪大学毕业。) 年轻毕业生通常面临比那些已在职场打拼更长时间的人更高的失业率,但更年长的员工与年轻人之间的这一差距正在扩大。 在过去12个月中,年龄在35至44岁、拥有学士学位的人群的失业率为2.2%,不过这已高于一年前同期的1.8%。 此前,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在4月份的一份报告中称,今年第一季度,近期大学毕业生的劳动力市场状况“明显恶化”,即使是那些已在职场工作一段时间的年轻大学毕业生也是如此。 该联邦储备银行发现,在今年第一季度,22至27岁的大学毕业生平均失业率为5.8%,当时美国总统特朗普(Trump)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正开始动摇企业和消费者信心。 此外,这些年轻毕业生的失业率与整体人口失业率之间的差距达到了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约35年可比分析历史中的最大值。 经济学家们表示,问题的根源是招聘的普遍放缓。这并未真正伤及已有工作的人,因为裁员人数也一直很低,但这让没有工作的人更难找到工作。这其中包括所有正在找工作的人,尤其是试图找到第一份正式工作的近期毕业生。 招聘网站Indeed的经济学家科里·斯塔尔(Cory Stahle)表示:“企业正在采取保守态度,这对首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求职者构成一种挑战。”他说,由于雇主在招聘方面变得更加谨慎,他们不太愿意冒险雇用那些在简历或技能方面不太强的求职者。 近期从理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毕业的柯比·柴尔德(Kirby Child)今年22岁,她在过去几个月里一直在健康传播等领域寻找工作。 她不断遇到同样的挑战:即使是招聘入门级职位的公司,也要求有三到五年的专业经验。 “我会想,‘我能胜任这份工作,但我还没有得到一个尝试的机会,’”居住在马里兰州波多马克的柴尔...

WSJ: 揭秘美国千禧一代迈向收入金字塔塔尖的路径

 WSJ: 千禧一代迈向收入金字塔塔尖的路径出奇地相似。 他们通常从少数几所顶尖大学毕业,然后在少数几个超级明星城市工作,从事少数几个高薪行业。 高收入阶层形成路径的重大转变推升了科技和金融行业的地位。《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对美国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 2023年最新数据的分析显示,与1990年那会儿年龄相仿的婴儿潮一代相比,千禧一代更有可能因从事这两大行业而成为同代人中家庭收入前5%的佼佼者。 这两大如日中天的行业已经超越了医生和律师。根据《华尔街日报》的分析,与35年前的婴儿潮一代相比,从事医生和律师职业的千禧一代跻身同代人中收入最高群体的可能性降低了。 许多千禧一代被科技业带来的财务保障所吸引,从而选择进入科技业工作。 现年37岁的德博莱(AJ Debole)大学毕业后在父母的鼓励下读了法学院,但花了一年时间也没能找到工作。“要是我知道从法学院毕业后的工作前景是什么样,我压根就不会去读,”她说。 后来,她在一家电信公司谋到了职,为了增加收入,她开始做金融交易。她对网络安全产生了兴趣,她说,她开始在两小时的通勤途中阅读相关书籍并观看视频。 这些努力帮助她在科技行业找到了一份工作,薪水高到她的妻子可以不用再工作,随着财富的增长,她还清了背了十多年的法学院贷款。 经济分层的变动伴随着巨大的回报。《华尔街日报》利用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数据库IPUMS中存档的人口普查数据进行的分析显示,2023年,收入前5%的千禧一代家庭收入超过30万美元。而婴儿潮一代家庭1990年的收入换算为2023年的币值为21.2万美元。 狭窄的成功路径意味着,如果为数不多的明星行业或城市不稳定,就可能让许多千禧一代遭遇拦路虎。千禧一代目前的年龄在28岁到44岁之间,他们在2007年至2009年的经济衰退期间步入社会,这影响了他们早期的职业发展前景。但其中有一部分人因从事一些蓬勃发展的行业而迎头赶上。 尽管千禧一代被贴上没什么钱的标签,但经通胀因素调整后,他们的平均净资产要高于婴儿潮一代和X一代在相似年龄段的水平。 瑞安·霍和妻子凯特琳·霍在家中。 PHOTO: 根据《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24年的一项研究,在1996年至2018年期间,高薪行业...

“人人都能被取代”:老板们开始撂狠话

 WSJ: 多努力,少抱怨,为AI让路。如今,公司高管不再将员工奉为人才,而是高唱起“人人都能被取代”的论调。 美国企业长期以来的人才争夺战已告一段落,如今,它们似乎不再把员工当作人才。 就在不久之前,老板们还惯于称赞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资产,一些公司甚至在还没有足够的活可干时招聘新人,以储备人才。如今,面对笼罩在经济之上的巨大阴影,高管们不再说好听话,而是直言员工应该多努力,少抱怨,珍惜自己的饭碗。 “平衡工作和生活是你自己的事情,”塑身衣公司Skims联合创始人、服装品牌Good American首席执行官艾玛·格雷德(Emma Grede)在5月表示。星巴克(Starbucks)最近裁员逾1,000人之后,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尼科尔(Brian Niccol)称,留在公司的员工需要加倍努力,“为公司的发展负起责任”。摩根大通(JPMorgan)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在一次充满粗话的内部会议中对那些抱怨公司强制员工返回办公室上班的员工说,他不关心这些。 “我已经受够了这种事,”他说。“新冠疫情以来我一直每周工作七天,我进了办公室——可其他人都在哪儿?” 话风的转变标志着权力天平向公司一方倾斜,各大公司目前正纷纷缩减白领岗位。找工作变得更难了,许多员工看到福利逐渐消失,自己的不满也无人倾听。 优步首席执行官达拉·科斯罗萨西最近表示,公司实行的一些改革将不受欢迎。 PHOTO: 图片来源:KENT NISHIMURA/BLOOMBERG NEWS 最近的一段小插曲发生在网约车巨头优步(Uber)4月举行的一次火药味十足的全员大会上。该公司此前刚刚调整了带薪长期休假政策,将享受一个月休假的条件由工作满五年改为满八年。一项将员工到办公室工作天数从每周两天增加到至少三天的决定也引发了不满。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达拉·科斯罗萨西(Dara Khosrowshahi)建议对这些改革感到不满的员工努力适应。 “我们承认,一些改革将不受欢迎,”他发表评论说。“我们决定去冒这个风险。”CNBC最先报道了他的评论。 如今,老板们多了不少对员工撂狠话的底气。还记得家具公司MillerKnoll老板安迪·欧文(Andi Owen) 2023年的言论引发的愤怒吗?当时,欧文在一次视频会议上对担心奖金的员工说,“离开怜悯之城” (leave pity city)。...

美国“落伍者”过得比以往更好

 经济学人: 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的共识并不多,但双方都希望帮助美国的“落伍者”。唐纳德·特朗普和乔·拜登总统热情地推行政策,以提高那些在某种意义上在全球化和去工业化中挣扎的人们的经济财富。特朗普和民主党候选人卡马拉·哈里斯都承诺,如果 11 月当选,他们将做更多同样的事情。从表面上看,他们的努力似乎正在发挥作用。落伍者的表现比多年来更好。但有一个问题。曾经支撑它们的制造业就业岗位仍在减少。 在 2016 年特朗普当选之前的几十年里,没有哪个群体的表现比没有受过高中教育(这是对落伍者的定义)的男性更糟糕。美国制造业的衰退切断了硬技能和软技能薄弱的工人的经济机会。 1979 年,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每周的收入比高中辍学的人高出约 60%。到 2016 年,“大学工资溢价”达到 170%(见图表)。失业的相对风险增加。数千人完全退出劳动力市场。这种经济困境大部分集中在偏僻、不时尚的地方,例如密歇根州和俄亥俄州等铁锈地带州的部分地区,这些地方很少受到政客或全国媒体的关注。 一切都在 2016 年发生了变化。特朗普在竞选、获胜和执政时都承诺帮助留守者,提高关税以试图增加制造业就业机会。政治中间派和左翼的美国人认为,他们还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来帮助全球化的失败者。他们中的许多人仔细阅读了 JD 万斯当年出版的一本关于留守者的书《乡巴佬挽歌》,就好像他们是 19 世纪的人类学家,试图了解一个失落已久的部落。这种反省的结果在拜登促进制造业就业的政策中可见一斑。他的政府正在向铁锈地带及其他地区的创造就业机会投入价值数千亿美元的赠款和补贴。 令人高兴的是,留下来的人的经济命运已经大大改善。自特朗普上任以来,大学工资溢价稳步下降。近年来,较贫穷的美国人的工资增长轻松超过了较富裕人群的工资增长。一个没有高中文凭的人,从事全职工作,现在平均年收入约为 40,000 美元。而且更多的人有能力这样做。 2022 年和 2023 年,未受过高中教育的男性中只有 5.1% 失业,与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失业率一致。劳动力参与率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美国的留守人口仍然相对贫困。但事情显然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有很多因素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特朗普和拜登的领导下,劳动力市场异常紧张,推高了对资历较差的人的需求。两位总统都实施了大量财政刺激措施,而新冠肺炎 (covid-19...

美国就业市场真相:欢迎来到蓝领繁荣和白领衰退的新时代

商业内幕: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几乎所有找过工作的人都跟我说过同样的话:现在的就业市场很残酷。他们申请了几十甚至上百个职位,却只得到一两个回电。 他们告诉我,没人在招人。我从没见过这么糟糕的情况。 听他们这么说,你会以为美国正处于经济衰退之中。但令人困惑的是,离衰退还很远。失业率接近五十年来的最低点。经济每月增加数十万个工作岗位。工资增长快于通胀。 从所有标准衡量来看,就业市场都做得很好。那么,为什么我从人们那里听到的却是如此不同的说法呢? 当投资管理公司先锋集团(Vanguard)发布最新的全国招聘报告时,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矛盾之处。通过考察其 401(k) 退休计划的注册率和缴款率,先锋能够计算出按收入水平划分的全国招聘率。 数据显示,就业市场上,蓝领繁荣和白领衰退同时存在。 在最低收入人群(收入低于 55,000 美元)中,招聘率保持良好。招聘率为 1.5%,仍高于大流行前的水平。但在收入超过 96,000 美元的人群中呢?这就相当令人沮丧了。招聘率已经放缓至令人沮丧的 0.5%,还不到 2022 年年中达到的峰值的一半。 除去大流行初期几个月的下滑,这是自2014年以来最糟糕的一次。如果你的薪水达到六位数,那么现在确实不是换工作的好时机。 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为什么现在公司招聘的白领这么少? 我想到了几种可能的解释。可能是现在辞职的企业员工较少,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填补的空缺较少。这可能是因为目前最艰难的行业,科技和金融业雇用了大量高薪专业人员。也可能是因为首席执行官们正在兑现他们的威胁,削减他们眼中的企业臃肿,也就是扎克伯格所说的 “管理者管理管理者,然后这些管理者管理更多管理者,最后由更多管理者管理真正执行的人。”。 不过,白领招聘的低迷可能还有一个更大、更令人担忧的原因:也许公司预测未来将是艰难时期,并相应地削减预算。 先锋集团投资者研究与政策全球主管菲奥娜·格里格说:”如果需要缩减成本,那么缩减高薪员工将比缩减低收入员工更能降低成本。” 大白话就是,当预算紧张时,你工资越高,雇主就越不愿意雇用你。 现在可以说,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白领招聘放缓其实并不重要,即使对白领来说也是如此。当然,先锋的数据显示,专业人士的求职形势严峻。但现在真正需要一份新工作的人并不多: 拥有大学学历的失业率为 2.1%,全国裁员率也低于大流行前的水平。 当绝大多数专业人士已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