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
如果 美国 股市崩盘,这将是历史上最受关注的金融崩溃之一。从银行高管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有人都对美国科技公司过高的估值发出警告。各国央行行长正严阵以待,准备应对金融危机;那些在2007-2009年做空次贷危机而声名鹊起的投资者,如今又卷土重来,准备再次进行“大做空”。任何市场波动的迹象,例如近期纳斯达克科技股指数的小幅周线下跌,都会引发市场即将崩盘的猜测。
难怪如此。在“七大科技巨头”的推动下,标普500指数的周期性调整市盈率已达到互联网泡沫时期以来的最高水平。投资者押注于人工智能( AI)领域的巨额投资终将获得回报。然而,相关数字令人望而生畏。摩根大通银行估计,到2030年,企业若想在人工智能资本支出方面实现10%的预期回报,就需要每年650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收入——相当于每位iPhone用户每年支付超过400美元。历史表明,即便新技术最终会改变世界,但如此高的期望往往在初期就会落空。
尽管股市崩盘几乎不会让任何人感到意外,但很少有人认真思考其后果。部分原因是,目前股市暴跌引发全面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很小。与2000年代末期普遍存在的杠杆和复杂的金融运作助长了次贷危机中债务驱动的房地产泡沫不同,如今人工智能的狂热主要由股权融资支撑。此外,近年来实体经济已经证明,它能够很好地抵御从欧洲能源危机到美国关税等各种冲击。经济衰退正变得越来越罕见。
然而,认为股市暴跌的影响仅限于投资者的钱包,那就大错特错了。繁荣持续的时间越长,其融资就越不透明。即便没有金融危机,股市的急剧下跌最终也可能使原本韧性十足的世界经济陷入衰退。
脆弱性的根源在于美国消费者。股票占美国家庭财富的21%,比互联网泡沫鼎盛时期高出约四分之一。过去一年,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资产贡献了美国人财富增长的近一半。随着家庭财富的增长,他们也逐渐习惯于减少储蓄,储蓄水平低于新冠疫情爆发前(尽管不及次贷危机时期那么低)。
股市崩盘将逆转这些趋势。我们计算得出,如果股市下跌幅度与互联网泡沫破裂相当,美国家庭的净资产将减少8%。这可能导致消费支出大幅缩减。根据经验法则,这种回落将相当于GDP的1.6%——足以将劳动力市场本已疲软的美国推入衰退。对消费者的影响将远远超过人工智能投资枯竭可能带来的影响,而这些投资大多用于从台湾进口的芯片。
这一冲击以及美国需求的疲软将蔓延至低增长的欧洲和通缩的中国,加剧特朗普总统关税对出口商的打击。由于外国投资者持有价值18万亿美元的美国股票,这将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小幅财富效应。
好消息是,源于股市的全球经济衰退未必会很严重——就像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经济衰退程度较轻,许多大型经济体都避免了这种情况一样。重要的是,美联储有足够的空间降低利率以刺激需求,一些国家也会采取财政刺激措施。然而,经济衰退会进一步削弱美国的霸权地位,损害政府预算,并加剧保护主义倾向,从而暴露当前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的脆弱性。
如果没有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美国经济的现状将与今年春季如出一辙:受到关税威胁、机构举步维艰以及日益分裂的政治局势的影响(在我们发表本文时,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政府停摆才刚刚结束)。在经济衰退时期,美国通常是避风港。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尤其是在美国经济增长预期被下调幅度最大的情况下——涌入美元(今年已下跌8%)的趋势未必能够实现。尽管美元走弱对世界其他地区来说是件好事,因为美元升值会收紧它们的金融环境,但这也会强化“美国例外论已不复存在”的观点。鉴于2026年美联储可能面临更大的政治影响力(正如我们的年度增刊《展望2026》中所解释的那样),美元面临的风险尤其巨大。
经济衰退也会对各国负债累累的政府构成严峻的财政考验。各国央行将降低利率,以减轻发达国家偿还巨额债务的成本,这些债务总额相当于其GDP的110% 。但与此同时,随着福利支出增加和税收收入下降,赤字也会扩大。在最脆弱的经济体中,财政担忧可能导致长期债券收益率维持不变甚至上升,而央行却在降低短期利率——这种动态在过去两年中偶尔出现。很难想象市场会给法国或英国这样的国家留下足够的刺激空间。
最终结果将体现在贸易方面。美国人减少支出几乎肯定会降低贸易逆差,这会让特朗普先生感到高兴。由于市场低迷,白宫在贸易问题上的态度也会有所缓和。但另一个全球贸易热点——中国的制成品顺差——将会加剧。目前,欧洲和亚洲的生产商已经不得不与中国商品的过剩竞争,而随着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减少,这种过剩局面还在不断扩大。美国经济放缓将导致这种过剩局面进一步加剧,从而激化贸易保护主义的反弹。世界或许正在预测美国股市崩盘,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已经做好了应对其后果的准备。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