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汽车业”的博文

wsj:美国人的汽车情结正在消失

 WSJ: 我是写车评的,但我觉得自己更像是一个亲密关系协调师。五分之四的美国家庭依赖汽车来通勤、接送孩子和出行。据美国汽车协会(AAA)称,普通驾车者每天与爱车共处约一小时——比许多人与家人面对面的时间还要长。良好关系的前提是双方的般配。 但美国人对汽车的爱恋之情最近越来越淡。事实上,他们已经走到了摔盘子的阶段。自2016年以来,轻型汽车销量每年减少约170万辆,这反映出,许多比较年轻的消费者放弃了当车主的乐趣。更有数百万人仍然困在与虐心老旧汽车的有毒关系之中。根据标准普尔全球(S&P Global)的数据,目前在道路上跑的乘用车平均车龄为14.5年。 吵架的原因大都关乎金钱。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数据,2024年,养一辆汽车的总费用平均高达12,296美元,简直贵得吓人,较十年前上涨了30%左右。汽车服务和技术提供商Cox Automotive的最新数据显示,新车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平均价格现在达到48,883美元。由于新车价格劝退了中等收入买家,二手车需求走强,目前的均价达到25,500美元左右。 去吧,摔盘子吧,你可能会觉得好受些。 汽车保险是主要压力来源之一。律商联讯风险信息公司(Lexis-Nexis Risk Solutions)的年度报告显示,平均保费继2023年飙升15%之后,2024年进一步上涨了10%。根据金融信息和服务公司Bankrate的数据,全险保费目前平均为每年2,680美元,较2024年6月上涨12%。 汽车价值缩水也是难言之隐。2024年,美国汽车协会估计,新车购入后头五年平均每年贬值4,680美元,简直让人想哭。汽车信息服务公司Edmunds报告称,在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每四名消费者就有一名面临“车贷倒挂”——也就是说,他们所欠的贷款高于汽车的市值。 私人交通费用的飙升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成千上万的家庭面临被迫放弃汽车、实际上沦为二等公民的风险。我们该对被开车上班给弄得倾家荡产的一代人说什么?让他们去搭美国新造的漂亮火车吗? 亲爱的,这不仅仅事关金钱,还事关信任。让人心生疑虑的首先是新车越来越复杂的构造:涡轮增压混动和插电式混动动力总成,基于屏幕的显示和控制系统,还有高级安全系统。只要是拥有过笔记本电脑的人,都有理由质疑这些技术的“保质期”。 过高...

法拉利看起来不像一家汽车制造商,而更像爱马仕

 经济学人: 但它会在电气时代蓬勃发展吗? 2025年7月2日 | 马拉内罗 | 阅读时长 5 分钟 马拉内罗,这座 平凡的 小镇,毗邻博洛尼亚和摩德纳等建筑瑰宝,却鲜少拥有这些城市的魅力。然而,它最吸引人的却是意大利文化的核心。环形交叉路口上的跃马雕像时刻提醒着游客,这里是法拉利的故乡。意大利式的设计、独特的品质和赛车传承,使这家公司既是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又独树一帜。 法拉利与业内较为低调的公司之间存在着惊人的差异。将其与 Stellantis 进行比较,Stellantis 是一家大众市场汽车制造商,由菲亚特克莱斯勒(2016 年出售了法拉利)与标致和雪铁龙品牌所在地 PSA 集团于 2021 年合并而成。法拉利和 Stellantis 的共同点是 Exor,这是菲亚特创始人阿涅利家族的投资公司,该家族拥有这两家公司的股份(也是 《经济学人 》的母公司)。共同点仅此而已。去年 Stellantis 销售了 570 万辆汽车;法拉利不到 14,000 辆。然而,法拉利的市值为 740 亿欧元(870 亿美元),远远超过 Stellantis 的 250 亿欧元。在汽车制造商中,只有特斯拉、丰田和 比亚迪的 市值更高。法拉利的订单已排满两年,去年其营业利润率为 28%,而大多数大型大众汽车制造商的营业利润率仅为个位数。 图表:《经济学人》 自脱离菲亚特克莱斯勒以来,该公司发展令人瞩目。去年,其汽车销量几乎是2015年的两倍,营收也增长了一倍多。其市值约为上市时的九倍(见图表)。 法拉利近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热情洋溢的老板贝内代托·维尼亚(Benedetto Vigna),他于2021年上任。他打破了业内通常由内部人士掌管最高职位的传统,此前曾负责芯片制造商意法半导体(  ST  Microelectronics)的部分业务。维尼亚先生的理论物理学背景显而易见,他像教授在黑板前一样,用在纸上勾画的图表来阐述自己的想法。他的观点是,法拉利不仅是一家奢侈品公司,而且在很多方面都比这家公司更胜一筹,甚至比 该行业市值最高的法国公司 爱马仕(Hermès)还要高。 这家高端跑车制造商成功提升了销量,同时秉承了恩佐·法拉利(1947年创立法拉利的创始人)的座右铭——“销量应比市场需求少一辆”。尽管扩张迅速,法拉利仍坚称其一如既往地独一无二,并...

WSJ:一家中资电池巨头如何在美国电动汽车市场折戟?

华尔街日报: 就在三年前,肯塔基州鲍灵格林市还在庆祝该市有史以来获得的最大一笔工业投资——一家占地广阔的新建电动汽车电池工厂,该工厂将创造2,000个就业岗位。 如今,这座工厂建起来了,但就业岗位却没有到位。 “盛大的开业典礼、剪彩仪式,我们本应走到这一步了,”这座拥有72,000人口的肯塔基州城市的市长Todd Alcott说。“但我们还没有。” 据现任和前任员工透露,负责该工厂的中资公司已于去年9月份悄然停止了这座耗资20亿美元工厂的建设工作。现在那里只有一座巨大的金属外壳建筑,内部没有任何设备。 远景动力(Automotive Energy Supply Corp.)本月早些时候也暂停了位于南卡罗来纳州一家类似的、耗资16亿美元工厂的施工。位于田纳西州的第三家工厂原本计划为一家电动汽车工厂供货,现在则转而生产工业储能电池。 远景动力面临的困境凸显了电动汽车需求疲弱和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战对整个汽车行业产生的连锁反应。汽车公司正在缩减电动汽车投资,关税导致成本上升,这损害了许多电池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在这个十年的初期,数以十亿计美元的资金投向了美国各地的电动汽车制造企业,有望创造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 在鲍灵格林的这座工厂,仅有一个巨大的金属外壳建筑,内部无任何设备。 PHOTO: 图片来源:WILLIAM DESHAZER FOR WSJ 如今,电动汽车的增长已陷入停滞。共和党人正将矛头对准清洁能源补贴。那些曾推动汽车制造商转向电动汽车的排放法规正在松绑。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也使得从中国和其他地区采购设备来装备工厂的成本变高。 远景动力的一位发言人表示:“美国两处设施建设计划的变更,是由于巨大的政策不确定性所致,这种不确定性影响了整个行业的成本和供应链。”他表示,远景动力仍致力于完成肯塔基州和南卡罗来纳州工厂的建设,并在这两地总共创造3,600个就业岗位。 市场格局的演变正在引发整个行业的变革。福特汽车(Ford Motor)在肯塔基州的一家电池合资企业已被搁置。福特董事长本月表示,该公司在密歇根州的另一家电池工厂也面临威胁。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放弃了在密歇根州的一家新工厂,将其股份出售给了合资伙伴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 全球雄心 远景动力成立于2007年,当时是日产汽车(Nissan)旗下的内部电池制造部门,彼...

比亚迪在欧洲的电动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

 FT: 比亚迪在欧洲的电动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这标志着该中国集团拓展海外市场的努力取得了突破。 据汽车数据情报公司 Jato Dynamics 称, 比亚迪上个月在欧洲注册了 7,231 辆全电动汽车,而 特斯拉的注册量为 7,165 辆。 这家中国集团大举进军欧洲市场之际,特斯拉的销量却因产品组合老化以及马斯克干预地区政治而出现下滑。 Jato Dynamics 全球分析师费利佩·穆诺兹 (Felipe Munoz) 表示:“这是欧洲汽车市场的分水岭,尤其是考虑到特斯拉多年来一直引领欧洲电动汽车市场,而比亚迪直到 2022 年底才正式开始在挪威和荷兰以外的地区开展业务。” 尽管特斯拉近期对其旗舰车型Model Y进行了升级,但其在欧洲主要市场的销量仍在持续下滑。在特斯拉第一季度利润跌至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后,马斯克还宣布将辞去美国政府职务,专注于运营该公司。 这家美国电动汽车公司在欧洲的销量下滑之际,雷诺、Stellantis 和其他品牌也纷纷以更实惠的价格积极推出新型电动汽车,以满足今年开始实施的欧盟更严格的排放法规。 在全球范围内,比亚迪已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这得益于其本土市场的强劲需求。但这家中国集团在欧洲市场相对较新,其快速进军海外市场的行为引发了西方汽车制造商的担忧。  比亚迪和其他中国企业扩大了在欧洲的产品线,增加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而这类汽车并未受到欧盟提高关税的影响。  Jato 的数据显示,今年 4 月,中国汽车制造商生产的电动汽车在欧洲的注册量同比增长 59%,达到 15,300 辆,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注册量增长近 8 倍,达到 9,649 辆。

中国电池巨头瞄准世界霸主地位

 经济学人: CATL 宁德时代的重磅上市将为其扩张提供动力 宁德坐落在中国东南沿海, 背靠 连绵起伏的青山绿水和湿润的湖泊,是一座低调的企业城,低矮的建筑和公寓楼鳞次栉比。其中一座建筑格外引人注目:一座闪闪发光的矩形塔楼,玻璃幕墙微微弯曲,形似一个巨大的 锂离子电池组 。 这里是全球最大电池制造商 宁德时代(CATL )的总部。该公司的产品为全球三分之一的电动汽车( EV )以及同等比例的电网储能系统提供动力。 这家成立于2011年的公司的迅速崛起 ,使其老板曾毓群的家乡宁德的经济产出超过了爱沙尼亚或乌干达。 5月20日, 宁德时代 在香港二次上市,募集近50亿美元,成为今年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股票发行。投资者竞相抢购,股价上涨16%。这笔资金与该公司1600亿美元的市值相比微不足道。该公司于2018年在深圳首次上市。但此次香港上市明确表明了其意图:这家中国电池巨头不满足于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计划进军全球市场。 图表:《经济学人》 宁德时代 目前已是业内规模最大的企业。其产量是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 比亚迪 的两倍多,而比亚迪则拥有全球最大 电动 汽车 制造商 的优势(见图1)。 宁德 时代在中国拥有11个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近2000万平方米。该公司拥有超过10万名员工,还拥有锂矿和一座海上风电场。 其规模效应和垂直整合降低了成本和价格。尽管去年营收下降10%,至3620亿元人民币(合500亿美元),但净利润增长16%,至520亿元人民币,利润率达到14%的稳健水平(见图2)。竞争对手们一直难以跟上。 宁德时代在中国以外最大的竞争对手——韩国 LG能源解决方案 公司 去年出现净亏损。 图表:《经济学人》 如今,这家电池巨头正寻求巩固其海外地位。 瑞银(UBS )的数据显示,除中国市场外,  LG 能源解决方案去年的销量略微领先 。但 宁德时代 正在迅速追赶:去年其海外收入占比30%,高于2018年的不到4%。其汽车制造客户包括 宝马、 奔驰和丰田。该公司还为内华达州和德克萨斯州的电网储能系统供电,并于近期宣布在阿联酋建设全球最大的储能项目。 为了更贴近客户, 宁德时代 正在扩大其制造业务。目前,其产能几乎全部在中国,中国生产着全球约85%的电池。2023年, 宁德时代 将在德国开设其首家海外工厂。其香港上市所得的约90%将用于资助其在匈牙利的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