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英伟达”的博文

人工智能英伟达股价再创新高,重夺最大市值股票头衔

彭博:   英伟达公司 股价周三创下历史新高,这家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领先企业继续上涨,巩固了其作为全球最有价值公司之一的地位。 该股上涨4.3%,至154.31美元,创下自1月份以来的历史新高。这一纪录只是该公司最新的里程碑,该公司已较4月份的低点上涨了63%,这波上涨使其市值增加了近1.5万亿美元。 凭借当日的上涨,英伟达成为全球最大股票,市值约为 3.77 万亿美元,超过微软的 3.66 万亿美元。 英伟达近期发布的财报是牛市的显著催化剂,因为报告显示其增长强劲,并预示着尽管受到中国先进半导体销售限制的影响,未来仍将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根据彭博社汇编的供应链数据, 微软公司 、Meta Platforms Inc.、Alphabet Inc. 和亚马逊公司的业绩——这几家公司合计占英伟达总收入的 40% 以上——进一步凸显了该公司最大的客户正在继续大力投资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 联席投资组合经理迈克尔·史密斯(Michael Smith  ) 表示:“我对英伟达的增长信心比几个月前更高了,而且人工智能军备竞赛似乎将持续到 2025 年,甚至可能是 2026 年。 这种势头显然已经重新确立,英伟达的护城河也不断拓宽和加深,这意味着其地位只会进一步增强。” 在周三的英伟达股东大会上,首席执行官 黄仁勋 向投资者保证,需求依然强劲。他重申了自己的观点,即计算机行业才刚刚开始大规模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升级。 几年前,英伟达还鲜为人知,如今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并可能成为华尔街最重要的股票,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典范。该股今年上涨了15%,此前该公司股价在2024年上涨了超过170%,而2024年更是在2023年飙升近240%之后。 即使拥有如此强劲的实力,但根据一些估值指标,与其历史相比,它仍然显得颇具吸引力。英伟达的市盈率为31.5倍,低于其10年平均水平,与纳斯达克100指数的27倍相差不远——尽管华尔街预计英伟达的增长速度将超过整个科技市场。该股的市盈率(PEG)——衡量估值相对于增长率的指标——约为0.9,是七巨头中迄今为止最低的。 高增长与合理的市盈率相结合,是华尔街对其前景保持乐观的关键原因。彭博追踪的分析师中,近90%建议买入该股,而其股价较分析师平均目标价低12%,这表明许多人预计该股的...

对冲基金去年上涨42%,抛售最大赢家英伟达

彭博: 对冲基金创始人 Jonah Cheng 称 英伟达公司 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好的选择。但他现在已经卖掉了手中持有的英伟达最后一股股票,对这家市值 3.5 万亿美元的芯片制造商的前景表示怀疑。 这位前 瑞银集团 分析师,其专注于科技领域的基金去年回报率高达42%,是过去十年中受益于英伟达股价飙升的投资者之一。英伟达是他2016年成立 Captain Global Fund 时买入的首批股票之一,此后他多次对其进行再投资。 现在,他不那么确定了。 程先生在第一季度抛售了英伟达股票,原因是 担心其GB200机架的交付延迟 。他指出,库存风险、 盈利预测 缺乏上调、来自定制芯片的竞争,以及对云计算公司支出速度的普遍质疑,都是他回避该股的原因。 “我真的很喜欢英伟达,这只股票帮助我赚了人生中最多的钱,”程先生说道,他的基金管理着约1亿美元的资产。“但当我需要卖出时,我就必须卖出。你不能爱上一只股票。” 过去五年,英伟达股价已上涨逾1400%,且依然受到分析师的广泛看好。但也出现了一些持怀疑态度的人。 4月30日,  Seaport Global Securities 罕见地给予该股 “卖出”评级 ,并指出2026年人工智能预算增速可能放缓。以“大做空”美国房地产市场而闻名的迈克尔·伯里(Michael Burry) 今年早些时候 增持了英伟达的看跌期权,尽管这可能是一种对冲策略。 尽管如此,这家总部位于加州圣克拉拉的芯片制造商的股票很难被看跌。尽管英伟达在第一季度因中国 DeepSeek的意外进展扰乱科技股 而大幅下跌,但根据上周五的收盘价,该公司目前已收复所有失地,今年以来上涨了约6%。中美关系缓和的迹象也起到了一定作用,缓解了全球芯片制造商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程先生在成为对冲基金经理之前曾是瑞银的 明星 芯片行业分析师。他表示,自己并未长期看跌英伟达。如果该公司上调盈利预期,他仍会买入该股,并表示自己尚未做空英伟达。 郑先生还于 2024 年底出售了其在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制造商台湾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的股份 。他提到了地缘政治风险,以及云服务提供商的支出计划缺乏透明度。 他目前看好为科技巨头供货的规模较小的公司。他的首选股包括:人工智能服务器制造商 Celestica Inc. 和 Wiwynn Corp. ,冷却产品制造商 Asia Vital Comp...

为何说英伟达投资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WSJ

英伟达预计第四财季按美国公认会计准则 (GAAP) 核算的毛利率将降至 73%,这在整个半导体行业仍然令人羡慕。正如一位分析师周三对 MarketWatch 所言:“许多公司会为了实现超过 70% 的利润率而不惜代价。” 英伟达股价周三盘后下跌 2.5%。该股今年以来已累计上涨近 200%,但显然华尔街想要更多,尽管一些分析师此前已在讨论利润率问题,这与英伟达向其新款 Blackwell 系列芯片的重大产品转型有关。 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 分析师 Chris Rolland 在本周早些时候的一份研报中表示:“我们注意到,新产品给利润率和稀释程度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 英伟达在向新产品系列过渡时成本会更高,Third Bridge 分析师 Lucas Keh 认为,英伟达最初可能会为 Blackwell 系列产品制定略低的价格。英伟达财报电话会议上没有提及定价问题。 Keh 在给客户的一份研报中写道:“如果向更复杂的 GPU 过渡给英伟达的利润率造成了负面影响,这证实英伟达对 Blackwell 系统的定价最初不会那么激进,目的是要刺激客户采用该系统,从而应对 AMD 等公司在市场上构成的竞争威胁。” 根据 FactSet 的数据,按毛利率计算,英伟达目前在半导体公司中排名第三。相比之下,通过授权知识产权盈利的 Arm Holdings Plc. (ARM)的毛利率为 97%,而软件业务规模更大的博通 (Broadcom Inc., AVGO) 毛利率为 76.6%。英伟达第二财季毛利率为 75%,第三财季毛利率小幅下降,预计第四财季毛利率将再次下降。 但即便如此,在英伟达首席财务官 Colette Kress 和首席执行官黄仁勋 (Jensen Huang) 召开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投资者还是花了一些时间试图弄清楚毛利率何时会反弹。一位分析师问道,2025 日历年年底前毛利率能否回升至 75% 左右。 “我们能在明年下半年达到 75% 左右吗?…… 是的,我认为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合理的假设或目标,但我们必须看看这种增长组合的进展情况,”Kress 说。“但是的,确实有可能。” 分析师们可能还有另一个毛病要挑,他们对英伟达截至 2025 年 1 月的第四财季收入预期略感失望,该预期为 375 亿美元,上下浮动 2%。此前市场对英伟达收入...

为何英伟达的芯片能主导AI市场?

经济学人: No other firm has benefited from the boom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s much as Nvidia. Since January 2023 the chipmaker’s share price has surged by almost 450%. With the total value of its shares approaching $2trn, Nvidia is now America’s third-most valuable firm, behind Microsoft and Apple. Its revenues for the most recent quarter were $22bn, up from $6bn in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Most analysts expect that Nvidia, which controls more than 95% of the market for specialist ai chips, will continue to grow at a blistering pace for the foreseeable future. What makes its chips so special? 没有其他公司像英伟达一样从人工智能 (ai) 的繁荣中受益。自 2023 年 1 月以来,这家芯片制造商的股价已飙升近 450%。 Nvidia 的股票总价值接近 2 万美元,目前是美国第三大市值公司,仅次于微软和苹果。最近一个季度的收入为 220 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 60 亿美元。大多数分析师预计,控制着 95% 以上专业人工智能芯片市场的英伟达将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是什么让它的芯片如此特别? Nvidia’s ai chips, also known as graphics processor units (gpus) or “accelerators”, were initially designed for video games. They use parallel processing, breaking each computation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