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人工智能”的博文

硅谷正在竞相打造首个价值 1 万亿美元的独角兽

 经济学人: 两年前 ,当英伟达首次跻身万亿美元市值公司俱乐部时,许多投资者担心其股价开始显得过高。然而,当时恰好入股这家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的人, 如今的财富却翻了两番。7 月 9日,英伟达成为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 过去几年,上市科技巨头的投资者享受到了丰厚的回报,令硅谷的风险投资家 (  VC  ) 羡慕不已。不仅仅是 Nvidia。云计算提供商 CoreWeave 自 3 月份上市以来,市值已上涨逾 300% 。在 人工智能 热潮的推动下,许多 风险 投资家资金充裕, 现在希望更长时间地持有最有前途的初创公司,希望它们的估值能一飞冲天。有人说,硅谷能否诞生首家市值 1 万亿美元的非上市公司已经不再是能否实现的问题,而是时间问题。对这一目标的追求正在改变 风险投资 行业的运作方式,并使这个本就动荡的行业变得更加危险。 就在2023年, 风险投资 行业还处于低迷状态。2021年,在疫情时期的融资热潮中,美国诞生了344家独角兽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企业)。两年后,由于利率上升导致风险投资 行业 跌入谷底,这一数字仅为45家。许多在繁荣时期设定的估值,如今变得如同它们名字所暗示的神话中的野兽一样虚幻。当时所谓的“僵尸独角兽”仍然萦绕在硅谷的上空,如果 风险投资 公司真的去修正它们的估值,它们的估值现在会低得多。 然而,生成式 人工智能 让硅谷陷入了新一轮狂热,而且这种狂热似乎 比上一轮更加疯狂 。数据收集公司 PitchBook 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美国 风险 投资的近三分之二流向了 人工智能 公司。独角兽企业已经让位于十角兽企业(价值超过 100 亿美元)和百角兽企业(价值超过 1000 亿美元)。Chat  GPT 的开发商Open  AI 最近的估值为 3000 亿美元。投资管理公司 Coatue 计算得出,目前估值 500 亿美元或以上的私营公司数量超过 1.3 万亿美元,是两年前的两倍多。 这些高估值部分源于充裕的资本。去年,美国 风险投资 公司管理的资产接近1.3万亿美元,是2015年的三倍多。疫情期间融资热潮留下的资金迅速流向了 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渴望在 人工智能领域 大举投资的新外国投资者 ,例如中东主权财富基金,一直在向 风险投资 公司投入巨额资金,弥补了一些养老基金和捐赠基金的...

人工智能正在扼杀网络。有什么可以拯救它吗?

经济学人: ChatGPT 及其竞争对手的崛起正在破坏互联网的经济交易 大约从去年年初开始,马修·普林斯开始接到大型媒体公司首席执行官们的担忧电话。他们告诉普林斯,他们的公司面临着一个严重的新网络威胁。普林斯的公司Cloudflare为大约五分之一的网络提供安全基础设施。“我问,‘什么?是朝鲜人吗?’”他回忆道。“他们说,‘不,是人工智能’。” 这些高管们已经发现了一个趋势的早期迹象,并且这一趋势后来愈发清晰: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人们浏览网页的方式。当用户向聊天机器人而非传统搜索引擎提出问题时,他们得到的是答案,而不是需要点击的链接。其结果是,从新闻提供商、在线论坛到维基百科等参考网站等“内容”发布者,其流量正在急剧下降。 随着人工智能改变人们的浏览方式,它正在改变互联网核心的经济交易。长期以来,人流量一直通过在线广告进行货币化;如今,这种流量正在枯竭。内容生产者正迫切地试图找到新的途径,让人工智能公司为信息付费。如果他们做不到,开放网络可能会演变成截然不同的局面。 自2022年底推出Chat GPT以来,人们开始接受一种全新的在线信息搜索方式。Chat GPT的开发者Open AI表示,约有8亿人使用这款聊天机器人。它是iPhone应用商店中最受欢迎的下载应用。苹果公司表示,4月份其Safari浏览器的常规搜索量首次出现下降,因为人们转而向AI提问。Open AI预计将很快推出自己的浏览器。它的崛起如此引人注目,以至于好莱坞正在筹备一部改编电影。 随着Open AI和其他新兴公司的蓬勃发展,占据美国约90%传统搜索市场的谷歌也在其搜索引擎中加入了人工智能功能,力求跟上时代的步伐。去年,谷歌开始在某些搜索结果前添加人工智能生成的“概览”,如今这种功能已变得无处不在。今年5月,谷歌推出了“人工智能模式”,一个类似聊天机器人的搜索引擎版本。该公司承诺,借助人工智能,用户可以“让谷歌帮你完成谷歌搜索”。 图表:《经济学人》 然而,随着谷歌的“谷歌搜索”式推广,人们不再访问那些收集信息的网站。监测超过1亿个网站流量的Sameweb估计,截至今年6月,全球搜索流量(人工搜索)下降了约15%。尽管一些类别,例如爱好者网站,表现良好,但其他类别却受到了重创(见图表)。受影响最严重的网站往往是那些可能经常回答搜索查询的网站。科学和教育网站流失了10%的访客。参考网站流失了15%。健康网...

WSJ:图表解析英伟达登顶4万亿美元市值之路

  周三,在科技股权重较大的纳斯达克市场前市交易中,英伟达(Nvidia)成为历史上第一家市值达到4万亿美元的公司,领先于竞争对手苹果公司(Apple)和微软(Microsoft)达到这一里程碑。 过去三年来,得益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崛起,这家AI芯片巨头的财富大幅飙升。生成式AI是一项新兴技术,有望给商业带来革命性变化,并重塑全球各地人类与技术的互动方式。 总部位于加州圣克拉拉的英伟达设计了驱动AI行业发展的芯片,即图形处理器(GPU)。英伟达股价的这轮上涨为该公司非凡的涨势再添辉煌一笔,而就在不到两年前,该公司才首次实现1万亿美元的收盘市值。根据道琼斯市场数据(Dow Jones Market Data),这家AI芯片制造商收盘报每股162.88美元,市值略低于4万亿美元大关;该公司目前的价值相当于标普500指数中市值排名后214家的成分股之和。 苹果公司和微软的市值也曾接近4万亿美元大关。苹果公司在2024年末收盘时市值达到3.915万亿美元,而微软上周的市值为3.708万亿美元。 英伟达由台裔美国工程师黄仁勋(Jensen Huang)于1993年创立,最初的目标要小众得多:让个人电脑的游戏图形效果变得更好。该公司从一家主要服务于视频游戏玩家的图形芯片设计商,一跃成为AI热潮中尽显风光的数字军火商,其崛起速度堪称惊人。 今年早些时候,英伟达遭遇了该公司有史以来罕见的重大挑战,当时价格更低的中国聊天机器人DeepSeek问世,其开发速度和成本远低于多数大语言模型。 DeepSeek的开发使用了约2,000个英伟达H800处理器,远少于大多数竞争对手的使用量,这证明了开发者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和更少的算力创造出强大的AI软件,而无需像之前认为的那样需要那么大的计算能力。受该消息影响,英伟达的股价大跌近20%,但在此之后,受到各大客户将增加支出前景的推动,该公司股价不但已收复了此前失地,还出现了进一步上涨。 在早期发展阶段,英伟达跟随游戏行业的发展而成长,与Advanced Micro Devices一道成为市场领导者。但黄仁勋当时怀有更大的抱负。他认为,他的芯片可以为更广泛的一系列运算任务加速。 大约十五年前,通过开发可将该公司芯片用于图形处理以外目的的软件,英伟达为实现这一目标埋下了种子。 云计算的发展以及对科学计算的日益重视,将黄仁勋的公司带入了一...

NYT:杭州,中国人工智能热潮的中心

  杭州西湖。在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的帮助下,这座城市已成为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聚集地。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下午,数十人坐在一个后院舞台周围的草地上,怀揣科技创业梦想的创始人正在台上分享他们的想法。台下的人们懒散地伏在笔记本电脑前,一边抽着电子烟,一边喝着草莓星冰乐。一架无人机在头顶嗡嗡作响。而在室内,投资者在厨房里听取项目提案。 这一幕看起来像发生在硅谷,但它其实是良渚——中国南方城市杭州一个安静的郊区。这里因低廉的租金以及靠近阿里巴巴、DeepSeek 等科技公司,成为了吸引创业者和科技人才的热门地点。 “人们来这里探索自己的可能性,” 这次活动的主办者、36 岁的陶芳波说道,他曾在 Facebook 和阿里巴巴任职。 几乎所有这些可能性都与人工智能有关。随着中美在科技主导权上展开较量,杭州已成为中国人工智能热潮的中心。 十年前,浙江省和杭州市政府开始为新公司提供补贴和税收减免,这一政策帮助孵化了数以百计家初创企业。每逢周末,就会有人从北京、上海和深圳飞来这里招聘程序员。 最近,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来到了陶芳波的后院。在阿里巴巴工作的时候,他参与创建了一个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之后于 2022 年离职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心识宇宙。现在,陶芳波的家成为了那些定居在良渚的程序员们的聚集地,他们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自称 “村民”,白天在咖啡馆写代码,晚上一起打游戏,希望利用人工智能创建自己的公司。 不少科技巨头诞生在杭州,不仅有阿里巴巴和 DeepSeek,还有网易和海康威视。 今年 1 月,DeepSeek 发布了一款人工智能系统,声称成本只有硅谷企业开发同类系统的一小部分,结果震惊了科技界。自那时起,DeepSeek 和阿里巴巴开发的系统已跻身全球表现最佳的开源人工智能模型之列,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基于它们进行开发。DeepSeek 创始人毕业于杭州的浙江大学,现在中国的科技企业争相招揽这所大学的毕业生。 “人们来这里探索自己的可能性,” 陶芳波说。在创办心识宇宙之前,他曾在 Facebook 和阿里巴巴任职。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浙江大学本部——玉泉校区的毛泽东塑像。一位创业者表示,政府曾帮助他与投资人建立联系。 ...

超级明星程序员赚得盆满钵满,其他人则没那么多

 经济学人: 对于一些 AI 专家来说,薪酬正在飞涨 卢卡斯 ·贝耶尔 并不是名人。但在硅谷机器学习人才济济的世界里,他却被视为名人。贝耶尔曾是 Open  AI的研究员,上个月宣布他将离开 Chat  GPT 背后的人工智能 (  AI  ) 实验室 ,加入社交媒体巨头 Meta, 后者也雄心勃勃地 进军 AI 领域。有传言称,Meta 的老板马克·扎克伯格将开出 1 亿美元的薪酬来挖角 AI 专家,贝耶尔澄清说,他并没有拿到九位数的合同。他之所以需要这么说,恰恰反映了外界对人才的狂热程度。 图表:《经济学人》 然而,对少数超级明星软件工程师的争夺掩盖了其他所有人的低迷。随着 类似Chat  GPT的生成式 人工智能 改变了代码编写方式,各大公司正在重新考虑他们需要多少程序员。根据招聘网站 Indeed 的数据(见图 1),自 2022 年初以来,美国软件开发人员的招聘信息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今年 1 月,商业软件制造商 Salesforce 的老板马克·贝尼奥夫表示,由于人工智能工具提高了生产力,他的公司今年不会再招聘软件工程师 。5 月,科技巨头微软裁员约 6000 人,其中许多是工程人员。 图表:《经济学人》 其结果是薪酬出现了分化。时事通讯《The Pragmatic Engineer》的 Gergely Orosz 和追踪员工薪酬的网站 levels.fyi 分析了 2022 年初至 2025 年初期间入职且至少有五年经验的美国软件开发人员的薪资情况。薪资最高的是Open  AI 等精英 人工智能 实验室,以及同样大力投资机器学习的 Jane Street 等对冲基金。这一层级的开发人员的年薪中位数超过 40 万美元。在此之下的是科技巨头,包括 Alphabet、微软以及直到最近的 Meta,这些公司的中位数薪资接近 30 万美元。大多数其他公司的经验丰富的开发人员的薪水要低得多。他们的中位数约为 18 万美元(见图 2)。 顶级程序员的数量非常少。一位招聘人员估计,全球只有几百人具备开发尖端 人工智能 模型所需的数学能力、研究能力和工程经验。他们往往在几家 人工智能 公司磨练经验,包括 Open  AI 、Anthropic 和 Alphabet 的 DeepMind 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