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美股”的博文

1000亿美元的股市波动暴露出华尔街反弹背后的“脆弱性”

 FT: 华尔街股价每日波动数千亿美元已是常态,随着推动股市持续上涨的大型科技公司变得更加不稳定,投资者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凸显。 今年迄今为止,个股单日市值上涨或下跌超过 1000 亿美元的次数已达 119 次,创下年度最高纪录。 12 位数的股票波动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Nvidia、微软和苹果等公司的巨大规模,这些公司的市值均超过 3 万亿美元,占了大幅波动的大部分。 但即使考虑到股市的增长,今年的波动幅度也非同寻常。美国银行的分析显示,2025年 大型科技 股“脆弱性事件”数量已超过2024年的纪录,这些事件发生时股价波动幅度远远超出其正常区间。 美国银行全球跨资产量化投资策略主管阿比·德布表示:“我们的大盘股一天的波动率高达10%、20%甚至30%。这种价格走势过去很少见。” 随着五大科技巨头——Meta、Alphabet、微软、苹果和亚马逊——本周公布季度业绩,大型股票的波动 性 也加剧了风险。这五大科技巨头市值总计达15万亿美元。Syz Group交易主管瓦莱丽·诺埃尔表示,如果这些公司的表现令市场失望,“下行风险可能相当惨重”。 尽管个股出现大幅波动,但整体市场波动基本保持温和,因为标准普尔 500 指数已从 4 月份的大幅抛售中反弹至一系列历史高点,因为大型股票往往不会全部朝同一方向波动。 德布表示,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变化,那就是“警告信号”。“如果遭遇宏观冲击,导致股市同步波动,那么指数波动幅度也会更大。” 今年 1000 亿美元或以上的股票波动次数创历史新高,而去年全年为 84 次,2022 年熊市期间为 33 次,当时标准普尔指数下跌了近五分之一。 高盛表示,股价波动的一大驱动力是衍生品市场。散户投资者和对冲基金一直在围绕业绩和宏观事件大举押注个股,进行短期套利。这迫使做市商通过增持仓位进行对冲,从而加剧股价波动。 高盛数据显示,本月个股期权交易量达到 2021 年模因股热潮以来的最高水平,散户投资者占该市场的 60%。 单一股票和杠杆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例如,提供单只股票两到三倍每日回报的基金——今年也吸收了大量资产,增加了额外的杠杆。本月早些时候,Volatility Shares 申请推出杠杆为五倍的 ETF,投资对象包括英伟达、Alphabet 和特斯拉等股票。 分析师表示,杠杆产品会加剧价格波动,因为为了维持基金的目标...

WSJ:为何泡沫能在众目睽睽之下继续膨胀?

华尔街日报: 现在人人都在谈论着 人工智能(AI)泡沫 。但在多头看来,这恰恰证明不存在AI泡沫这回事。这种观点认为,如果人们真的相信价格被严重高估,他们就会抛售,泡沫就会破裂。如果人人都知道是泡沫,那怎么还会有泡沫呢? 我天生喜欢唱反调,所以我喜欢这个想法。当我与大众为伍时,会感到不安。但认为泡沫在普遍的警告声中不可能继续膨胀,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历史能证明这一点,心理学和金融理论也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互联网泡沫时代提供了一个最明显的例子,说明泡沫如何在指责其过度膨胀的呼声中继续膨胀。我猜,一些铁杆人士那时可能真的认为,在公司名称后加上“.com”就能让其股价在接下来的一周半时间内平均上涨74%,或者认为通过衡量每网络点击价格来为公司估值真的合理。 但当时不乏“泡沫正在形成”的强烈警告。本报(以及其他所有有声望的刊物)在1999年充斥着各种文章,将许多收入为零的互联网公司股票的暴涨与郁金香狂热和南海泡沫相提并论。大型基金经理关于投机泡沫的警告也频频被引用。然而,互联网股票仍然持续上涨,直到涨势戛然而止。 原因是,许多人购买股票不是因为他们认为公司前景良好,或者点击量有朝一日会转化为收入,而是因为他们看到朋友发了财,自己也想从股市中分一杯羹。 金融危机史方面的伟大历史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精辟地总结道:“没有什么比看到朋友发财更能扰乱一个人的幸福感和判断力了。”1999年,任何在互联网公司IPO中获得新股配售的人都立即赚了大钱。根据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荣休教授杰伊·里特(Jay Ritter)汇编的数据,当年IPO的平均首日回报率超过70%,是该数据自1980年有记录以来遥遥领先的最高水平。 然而,大多数人是在新股首日大涨后买入的,因为他们没有获得配售。他们为什么买入?不是因为这些公司很棒。许多公司的商业计划书看起来就像是在餐巾纸上画出来的,它们烧钱的速度越快,股价上涨得也越快。 这种上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一些公司出售的股份很少,以及“博傻理论”——明天会有人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所以即使股价明显过高,现在买入仍然是值得的。在金融学中,这有一个古板的名称,叫“理性泡沫”。 标准金融模式的失灵通常会使泡沫恶化。一般情况下,股价之所以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仅是因为股价过高时持有者...

美银:五大风险可能打击标普500指数

WSJ: 自从三年多之前牛市开启以来,美银(BofA)股票策略师萨维塔·萨布拉马尼安(Savita Subramanian)几乎一直是坚定的股市乐观派。 但最近,就连她和她的团队也开始对市场前景感到担忧。 在本周分享给MarketWatch的一份报告中,萨布拉马尼安指出了可能打击标普500指数的五大风险。她建议客户将资金从追踪该指数表现的基金中转移出来,转而投资个股。 她告诫道:“要精挑细选。” 标普500指数估值已经很高了 萨布拉马尼安的团队追踪标普500指数的20个估值指标,包括往绩市盈率、远期PEG比率、以及标普500指数预期市盈率与罗素2000指数预期市盈率之比等等。 几乎所有这些指标都显示,标普500指数的估值高于其历史平均水平。 根据其中九个指标,标普500指数已超过互联网泡沫顶峰时期的水平。此外,其中四个指标——标普500市值与GDP之比、市净率、市现率以及企业价值与销售额之比——都处在历史最高点。 当代投资者为持有股票而支付更高的溢价,而萨布拉马尼安和她的团队曾坚称,较高估值或许有其合理的原因。 “历史比较存在问题,因为如今的标普成分股质量更高、资产较轻、杠杆率较低等等,” 萨布拉马尼安在报告中称。“但风险正在累积,标普500指数的估值底部很可能低于当前水平。” 熊市来临的迹象日益增多 美银团队追踪10个熊市迹象——据萨布拉马尼安称,这些信号可靠地预示了过去的股市见顶。 美银关注的一些指标包括: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Conference Board)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该研究会有关预期股价将上涨的受访者百分比的调查结果、监控卖方分析师建议的美银卖方指标、过去六个月宣布的并购交易数量的10年Z分数,以及高市盈率股票与低市盈率股票之间的表现差异。 综合来看,这些信号表明应保持谨慎。60%的信号已被触发,略低于以往市场见顶前70%的平均水平。为了扩大样本量,美银团队不仅研究了此前的熊市,还研究了止步于熊市区域之前的抛跌,包括1990年、2018年和今年早些时候的震荡时期。熊市通常被定义为从近期高点下跌20%或以上。 政府数据缺失成为风险因素 4月份的关税引发抛售后,美国经济前景终于开始趋于明朗。外界原本期待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预算法案能使企业新投资加速。 接着,10月份出现了政府停摆和中美贸易争端的再次升级。突然之间,企业投入更...

创纪录的市场背后隐藏着警示信号

  华尔街开始有点防御性。  在市场自8月以来最动荡的时期,投资者转向了公用事业、医疗保健股和消费必需品——无论经济状况如何,这些行业都能可靠地产生利润。即使消费者减少购买汽车、手机和流媒体服务,电力、药品和食品杂货的需求仍然旺盛。这三个防御性板块有望在本月领涨标准普尔500指数,这将是自2022年6月以来的首次。 投资者也纷纷转向债券市场避险。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债券价格上涨时收益率下降)在过去三个月中已下跌近半个百分点,周四收于一年来首次低于4%。黄金价格也在上周创下一系列新高。  伯恩斯坦私人财富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亚历克斯·查洛夫表示:“过去六个月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脱节的环境中,市场只是一路走高,而消息却越来越糟。”  10月10日,市场再次出现波动,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再次发表贸易战言论 后,股市暴跌。主要股指迅速回稳,标准普尔500指数目前距离10月8日的历史高点仅相差1.4%。 然而,从表面来看,投资者正在撤出对经济放缓更为敏感的资产。 过去一个月,区域性银行、零售商、房屋建筑商和航空公司的股票均大幅下跌。这些行业往往在经济增长时期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First Brands和汽车贷款机构Tricolor的意外破产引发了人们的担忧,人们担心市场的反弹掩盖了市场的一些疲软迹象和潜在的欺诈行为,尤其是在债券市场较为不透明的领域。   摩根大通 首席执行官 杰米·戴蒙 (Jamie Dimon) 周二表示:“当你看到一只蟑螂时,可能还会有更多蟑螂。” 此前,摩根大通报告了 与 Tricolor 相关的 1.7 亿美元冲销。 投资银行 杰富瑞金融集团 (Jefferies Financial Group)是First Brands的主要贷款机构,其股价在过去一个月下跌了27%,不过在周五杰富瑞高管在First Brands投资者会议上发表讲话后, 股价有所回升 。KKR和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等大型私人信贷机构也遭遇了抛售。 信用审查已 蔓延至全国的地区性银行 。Zions Bancorp周三报告称,一笔5000万美元的冲销,用于弥补两笔面临法律诉讼的借款人的贷款。Western Alliance周四表示,已对其中一名借款...

为何说这次生物科技股的反弹能够持续?

WSJ: 多年来,在投资者纷纷涌入AI或加密货币等下一个风口的背景下,生物科技行业一直备受冷落。眼下该行业重新成为焦点,然而问题在于,此轮上涨到底标志着真正的复苏,抑或只是又一次短暂的反弹。 尽管生物科技板块已大幅回升,但仍较疫情期间触及的峰值低约40%,是美国股市上少数几个看起来定价合理的领域之一。SPDR S&P Biotech ETF在过去三个月上涨19%,轻松跑赢同期标普500指数4%的涨幅。而近来该板块跑赢大盘的情况并不常见。 即使经历了这次上涨,生物科技板块的估值仍然不高,企业价值与销售额之比略低于历史平均水平。这波涨势能否持续将取决于如下几个因素:持续的资金支持、可预测的监管环境、积极的试验结果以及稳定的交易活动。这一次,这些力量似乎正在协同发力。 高盛( Goldman Sachs )美国医疗健康股票研究主管阿萨德·海德尔(Asad Haider)指出,今年大部分时间里,在市场押注利率走向的背景下,生物科技板块的走势与罗素2000小盘股指数亦步亦趋。但最近几周,这种相关性已开始减弱,生物科技板块大幅领先。这表明推动此次反弹的不仅仅是对降息的希望。 首先,围绕监管和政治局势的一些迷雾已逐渐散去。特朗普(Trump)当选美国总统后,卫生部长小罗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对疫苗的怀疑态度以及他对联邦卫生机构的改组最初曾令生物科技股受到冲击。 骏利亨德森 (Janus Henderson)的基金经理丹尼尔·莱昂斯(Daniel Lyons)表示,自4月份以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持续不断地批准新药,例如最近为Insmed用于治疗慢性肺病的药物开了绿灯,这让投资者感到安心。 与此同时,市场对大型制药公司的信心也有所改善。海德尔指出,在特朗普最近与 辉瑞公司 (Pfizer)达成药品定价协议后的两个交易日里,大型制药商股票录得25年来最大的集体涨幅。这样的反弹至关重要:制药公司股价上涨时,收购意愿也会随之增强,而收购是生物科技行业的命脉。 交易活动确实已经加快。Stifel的蒂姆·奥普勒(Tim Opler)表示,虽然没有出现任何单笔规模超过150亿美元的交易,但按年化后的1,790亿美元计算,全球生物科技并购交易额有望创下自2019年以来最强劲的一年。 比如,最近...

赌场人群套现,华尔街保持冷静

 BBG: 从大多数指标来看,市场依然强劲。经济数据持续意外上扬。 美联储 向华尔街伸出了新的援手。股市接近近期高点。 但在这表面之下,却有转变的迹象。 爱好风险的日内交易者正在退出市场泡沫最深的领域——这些押注在整个夏季飙升,仅仅是因为动能和炒作。最近几天,资金纷纷从专注于前沿技术的 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和与科技巨头挂钩的高杠杆押注中流出。就连 长期以来作为风险偏好晴雨表的 加密货币也失去了动力。 杠杆ETF——利用金融手段将指数或个股的每日波动幅度扩大一倍甚至两倍——已成为快速交易的散户投资者的热门工具。然而,据彭博行业研究 显示,这些深受散户青睐的产品本月已出现约70亿美元的资金流出,创下2019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 资金外流并非恐慌信号,而只是仓位调整。在经历了长达数月、无论胜负如何都值得冒险的时期后,交易员们似乎正在锁定收益,并为未来潜在的波动做好准备。 这种变化在 Direxion Daily Semiconductors Bull 3x Shares(股票代码: SOXL )等基金中表现得尤为明显。SOXL 是一只与半导体股票挂钩的三倍杠杆 ETF。该基金本月上涨了 31%,但投资者已撤出超过 23 亿美元——这表明一些人正在趁着还处于领先地位时撤出。同样, TSLL是一只放大特斯拉公司 (  Tesla Inc.) 敞口的基金 ,尽管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 的特斯拉股价上涨,但该基金也有望创下有史以来最大的月度资金流出纪录,目前已有约 15 亿美元流出。 这种谨慎或许部分源于未来的形势。美国政府可能关门,这可能会扰乱经济数据的发布,并削弱投资者信心。许多人会认为这种回调是健康的:股市和信贷市场已经攀升至过去二十年最繁荣时期之外罕见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谁似乎率先行动。散户投资者——通常被称为“傻钱”,行动迟缓,反应过度——在本轮周期中屡屡领先。他们在上半年的持续买入被证明是先见之明,帮助推动了一场许多专业人士迟迟不予信任的反弹。在4月份关税引发的回调之后,散户交易员是首批回归风险投资的人群之一。他们目前从市场泡沫最深的角落撤退,或许再次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 交易员本月从 SOXL 撤出 23 亿美元 一只与半导体行业挂钩的三倍杠杆 ETF 尽管上涨,但仍遭遇资金流失 资料来源:彭博社 注:9月份数据截至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