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 预计中共高层将在7月末召开会议,为今年余下时间的经济政策路线定调。在此次年中会议即将召开之际,官方释放的信号表明,中国政府终于开始认真着手遏制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以重振经济。这引发了外界对一项全面供给侧改革方案出台的预期,但以往的先例让人对实际政策行动是否会与官方表态相符心存疑虑。 以下是值得关注的几个重点: 供给侧: 中国领导层已多次暗示将解决某些行业日益严重的供给过剩问题。投资者们由此猜测,旨在实现经济再平衡的供给侧改革已迫在眉睫。 自从中国政府7月1日敦促停止“无序”价格竞争以来,各部委和有政府背景的行业组织已迅速行动起来响应号召。 花旗(Citi)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可能会重申这一倡议,并提供进一步的指导意见。” 汇丰(HSBC)经济学家表示,鉴于政府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关注,届时可能会有声音呼吁出台结构性举措。这些措施可能包括:纠正所谓的内卷式竞争——即导致价格下降的非理性行为;通过新的城镇化规划来缓冲住房需求;通过提振消费或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来缓解劳动力市场压力。 节奏把控: 汇丰经济学家表示:“与2015年时大部分工业过剩产能集中在上游行业不同,这一次的压力更为广泛。”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经济学家表示,供给侧的真正变革将需要调整地方激励机制、进行财政再分配以及向需求侧的转向。他们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期待渐进式改革比期待短时间内获得成功更切合实际。 北京方面选择如何实施政策也将至关重要。 在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看来,最优的政策组合将以需求再平衡和加速结构性改革为重点,这可能带来更可持续的再通胀。“最不可取的组合将是运动式的指令加上需求支持不足,这可能在近期短暂地改善价格之后,导致经济陷入更深的通货紧缩。” 刺激信号: 尽管面临美国关税,但中国经济今年上半年表现相对良好,并且有望实现全年5%左右的官方增长目标。有经济学家表示,这种情况降低了目前出台全面刺激措施的可能性。 高盛(Goldman Sachs)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我们认为,决策者会认为没有必要在短期内推出大范围、大规模的刺激措施。”中共中央政治局可能只会重申提振内需以稳出口、稳就业和稳楼市的承诺。 美银证券(BofA Securities)的经济学家认为,7月会议的声明可能会反映出一种更为平衡的前景,强调政策的连续性和定向支持,而非...
聚焦中美经济报道 Focus on us-china economic&financial report,中美贸易战跟踪,股市分析,宏观经济分析,A股美股港股,分享国际主流财经媒体报道,找最新深度财经分析上【财税茶座 ,CSCZ.ORG】,一站在手全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