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G:
在全球担忧气候危机引发的粮食短缺之际,大米价格暴跌——目前已接近18年来的最低水平——证明政府的干预措施和现代农业方法或许能扭转乾坤。关键在于生产力:用更少的农民生产出更多的粮食。
稻农丰收导致价格暴跌
由于亚洲天气转好,稻米单产提高,稻米价格接近 18 年来最低水平,2025-2026 年稻米产量将创历史新高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彭博社
说到科技进步,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互联网、智能手机,以及如今人工智能的到来。但实际上,农业也经历了一场戏剧性的、却常常被忽视的生产力革命: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农作物产量呈爆炸式增长。
水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75年,全球农民平均每公顷产量为2.4吨;到2000年,产量提高到3.8吨,而如今几乎翻了一番,达到4.7吨。从玉米到大豆再到小麦,其他作物也经历了巨大的增产,即使在更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也能获得更高的产量。而且,这些增产能够持续下去。
用更少的钱实现更多的耕作
过去 50 年来,由于广泛使用化肥、杀虫剂、灌溉和优良种子,全球水稻产量稳步增长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
玉米市场也是我们新获得的粮食生产能力的典型代表。几十年来,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玉米单产一直稳定在每英亩20到30蒲式耳左右。从1945年起,单产稳步提高,最初每年每英亩约增加1蒲式耳,最近则达到每年约2蒲式耳。今年,美国农业部预计农民每英亩将收获近189蒲式耳——创下纪录,是50年前的两倍。
农业生产力繁荣
自 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以来,得益于机械化、化肥以及最近的转基因种子等多种因素,美国玉米产量稳步提高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
我们都受益于这场鲜为人知的生产力繁荣:如果没有它,食品价格将会大幅上涨,世界上将有更多地区经常挨饿。
然而,对现代农业方法的反对声音却日益高涨,常常伴随着回归昔日耕作方式的呼声:一个几乎没有机械化耕作、没有化肥、没有杀虫剂、没有转基因种子或灌溉的世界。
政府对现代农业投资的益处最明显体现在水稻上,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安全作物。即使投资者和华尔街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水稻,但它却是世界一半人口的主食。在过去四年中,亚洲和非洲国家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恶劣天气、保护主义和恐慌性购买的危险组合引发了物价上涨。在亚洲,粮食有可能推翻政府;各国领导人忧心忡忡地看着该地区的基准泰国 5% 白米价格到 2024 年初飙升至每吨 650 美元的 10 年高点,比 2021 年中期的每吨 400 美元上涨了 60% 以上。
人们担心,价格可能会回到 2007-2008 年每吨超过 1,000 美元的历史高位,当时粮食骚乱从孟加拉国蔓延到塞内加尔再到海地。一些人担心,由于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这将成为新常态。当然,天气因素起了作用;但罪魁祸首并非气候危机,而是时断时续的厄尔尼诺现象,它扰乱了亚洲的降雨模式。人们担心碳排放会导致大米价格持续上涨,但事实证明这种担忧是杞人忧天。
如今,亚洲大部分地区雨水回升,现代农业正在助推水稻种植业的发展。2025-2026年,全球稻米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约5.41亿吨。从长远来看,这将是1980-1981年产量的两倍,而耕地面积却几乎没有变化。难怪稻米价格下跌。
世界——尤其是亚洲——可以采取更多措施来延续生产力繁荣。关键在于确保农民获得充足的信贷,以便他们能够投资于现代化的机械、化肥和农药。灌溉也至关重要,这需要公共投资,这些投资也应该用于改良种子的研究。农业遗传学的进步可以培育出既耐少雨又耐涝的作物,应该受到鼓励,而不是禁止。中国科学家已经完成了对新型转基因水稻品种的试验,这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希望;该地区的其他国家也应该开展类似的工作。
每一项技术进步都伴随着风险。过度施肥就是其中之一,但可以通过教育农民采用最佳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与此同时,在我看来,转基因种子对健康和环境均无害;它们在世界许多地方被禁止,毫无道理。欧盟委员会在2010年的一份报告中,回顾了超过25年的转基因科学研究,得出结论:“生物技术,尤其是转基因生物,本身并不比传统植物育种技术更具风险。”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尽管转基因作物在多个国家种植了数十年,“食用转基因食品尚未造成任何已知的负面健康影响。”
最后一个挑战是: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最终意味着农民数量的减少。这是一件好事——亚洲和非洲需要更多的粮食,而不是更多的耕种土地的人口。政府需要管理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从耕种土地到在工业或服务业就业——这是过去100年来美国和欧洲致富的途径。
正如大米价格所显示的,科学可以帮助世界应对气候变化,而不会挨饿。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