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为何储蓄如此之多、支出如此之少,以及为什么中美领导人即使想改变这种行为也难以做到,其核心原因在于中国的股市。
即使近期出现反弹,中国股市指数也才刚刚恢复到十年前泡沫破裂后的水平。糟糕的股市回报非但没有刺激消费者消费,反而促使他们储蓄。十年前,投资1万美元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如今价值已增长两倍多,而同样的金额投资于中国沪深300指数,价值仅增长约3000美元。
长期关注中国问题的人士认为,部分原因在于结构性因素。35年前,中国证监会成立,旨在引导国有企业将家庭储蓄用于道路、港口和工厂建设。然而,该交易所缺乏对投资者回报的强烈关注。这种偏差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从股票供应过剩到上市后操作的可疑,这些问题持续困扰着这个规模达11万亿美元的市场。
中国领导人面临着解决这一问题的压力。中国领导人希望国内支出能够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尤其是在中美因巨大贸易失衡而爆发的关税战升温之际。与此同时,北京方面有理由继续优先发挥市场作为资本来源的作用:中国需要大量资金来培育支撑其科技雄心的企业——即使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仍值得怀疑。
“尽管新任证券主管做出了一些改进,但长期以来,中国资本市场一直是融资者的天堂,投资者的地狱,”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的证券界资深人士刘纪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监管机构和交易所总是有意无意地向融资端倾斜。”
中国股市未能兑现承诺
资料来源:彭博社(显示自 2015 年 8 月以来的涨幅)
今年,中国股市涨势的局限性再次显现。尽管人工智能领域乐观情绪高涨,但沪深300指数的涨幅却不足7%,落后于美国和欧洲的基准指数。这种表现不佳——以及包括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在内的因素——有助于解释中国储蓄率异常高企的原因,目前储蓄率已达到可支配收入的35%。
从事资产管理行业的陈龙在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上警告人们追逐近期上涨的风险。
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很多普通人进来都以为能赚钱,但最终大多数人变得更穷了。”他还表示,自己从2014年就开始投资了。“国有企业主要对政府负责,而不是对股东负责,而很多私营企业家很少把小投资者放在心上。”
过去一年,中国高层领导更加意识到股市作为财富创造工具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社会保障体系碎片化加剧民众不安全感的情况下,这一点尤为突出。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12月的一次会议上承诺“稳定房地产市场和股市”,这是高层会议上罕见地表达对股市的支持。该机构还在7月份呼吁“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
莲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洪灏表示,“除了股市反弹”,没有快速提升家庭信心的办法。“这是我们经济学家在北京闭门会议上一直在讨论的话题。”
中国超高的储蓄率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美国经济分析局、英国国家统计局、日本经济社会研究所、彭博社
注:中国的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市场低迷的局面已经持续了几十年。
“交易所的积极性在于响应政府号召,增加企业融资,”为政府提供咨询的智库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主席连平表示。“但说到保护投资者利益,很少有交易所真正主动去做。”
2022年,中国新股发行数量爆发式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IPO市场。然而,由于股东保障不足,以及对IPO造假行为监管不力,导致股价暴跌、企业退市,散户投资者称之为“踩到地雷”。
以2019年上市的北京左江科技为例。该公司在2023年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其产品仿照英伟达的BlueField-2 DPU设计。次年1月,该公司警告称,由于信息披露违规,面临被摘牌的风险。随后,该公司被从深圳证券交易所摘牌。
近年来,监管部门加大了对劣质IPO的筛查力度,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此外,监管部门还力推减少上市公司增发和大股东减持,鼓励企业将更多利润返还给投资者。
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去年,首次公开募股(IPO)规模缩减至2023年水平的近三分之一。据官方媒体报道,上海和深圳上市公司2024年共计派发现金股息2.4万亿元人民币(合334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9%。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策略师丁文杰表示:“IPO后的监管规定和总体要求都变得更加严格,无论是可靠性、透明度还是信息披露。”
中国融资放缓趋势出现缓解迹象
来源:彭博社、当地媒体报道
注:2025年年初至今的数据中,股东股份出售数据截至6月底。其他数据为最新数据。
然而,改革并未能将市场转变为优先考虑投资者回报的市场。
据彭博社计算,即使股票回购规模增加,2024 年沪深 300 指数成分股公司用于回购股票的资金也仅占其市值的 0.2%,远低于标普 500 指数成分股公司近 2% 的水平。
最近出台的吸引更多科技公司上市的政策也让一些投资者感到担忧。监管机构正在恢复尚未盈利的公司在被称为“中国纳斯达克”的科创板上市,同时首次允许它们在深圳创业板上市——该板专门面向成长型企业。今年迄今为止,IPO数量较2024年同期增长了近30%。
此举势在必行,旨在为那些在中国与美国争夺人工智能、半导体和机器人领域霸主地位的竞争中至关重要的企业争取资金,但也表明当局可能再次将融资需求置于投资者保护之上。Vantage Markets驻墨尔本的分析师Hebe Chen表示,在不解决企业信誉这一核心问题的情况下,快速推进更多企业上市“只会增加交易量,而无法恢复投资者的信任”。
据知情人士透露,证券交易所官员一直在积极联系投资银行,鼓励企业申请IPO。知情人士表示,一些高质量的科技企业可以获得所谓的“绿色通道”,以加快审批流程。
“整体监管环境仍不足以让这些公司发挥最大潜力,”百达财富管理首席亚洲策略师陈东表示。他表示,这需要更全面地改善制度环境,以便“提供适当的激励”,让公司为股东创造价值。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