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G: 在全球担忧气候危机引发的粮食短缺之际,大米价格暴跌——目前已接近18年来的最低水平——证明政府的干预措施和现代农业方法或许能扭转乾坤。关键在于生产力:用更少的农民生产出更多的粮食。 稻农丰收导致价格暴跌 由于亚洲天气转好,稻米单产提高,稻米价格接近 18 年来最低水平,2025-2026 年稻米产量将创历史新高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彭博社 说到科技进步,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互联网、智能手机,以及如今人工智能的到来。但实际上,农业也经历了一场戏剧性的、却常常被忽视的生产力革命: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农作物产量呈爆炸式增长。 水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75年,全球农民平均每公顷产量为2.4吨;到2000年,产量提高到3.8吨,而如今几乎翻了一番,达到4.7吨。从玉米到大豆再到小麦,其他作物也经历了巨大的增产,即使在更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也能获得更高的产量。而且,这些增产能够持续下去。 用更少的钱实现更多的耕作 过去 50 年来,由于广泛使用化肥、杀虫剂、灌溉和优良种子,全球水稻产量稳步增长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 玉米市场也是我们新获得的粮食生产能力的典型代表。几十年来,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玉米单产一直稳定在每英亩20到30蒲式耳左右。从1945年起, 单产稳步提高 ,最初每年每英亩约增加1蒲式耳,最近则达到每年约2蒲式耳。今年,美国农业部预计农民每英亩将收获近189蒲式耳——创下纪录,是50年前的两倍。 农业生产力繁荣 自 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以来,得益于机械化、化肥以及最近的转基因种子等多种因素,美国玉米产量稳步提高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 我们都受益于这场鲜为人知的生产力繁荣:如果没有它,食品价格将会大幅上涨,世界上将有更多地区经常挨饿。 然而,对现代农业方法的反对声音却日益高涨,常常伴随着回归昔日耕作方式的呼声:一个几乎没有机械化耕作、没有化肥、没有杀虫剂、没有转基因种子或灌溉的世界。 政府对现代农业投资的益处最明显体现在水稻上,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安全作物。即使投资者和华尔街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水稻,但它却是世界一半人口的主食。在过去四年中,亚洲和非洲国家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恶劣天气、保护主义和恐慌性购买的危险组合引发了物价上涨。在亚洲,粮食有可能推翻政府;各国领导人忧心忡忡地看着该地区的基准泰国 5% 白米价格到 2024 年初飙升...
聚焦中美经济报道 Focus on us-china economic&financial report,中美贸易战跟踪,股市分析,宏观经济分析,A股美股港股,分享国际主流财经媒体报道,找最新深度财经分析上【财税茶座 ,CSCZ.ORG】,一站在手全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