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WSJ
一代人以前,传统观点认为,随着中国走向自由化,其经济会变得与美国相似。但事实是,美国的资本主义正开始变得像中国的模式。
最近的例子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Trump)要求英特尔(Intel)的首席执行官辞职;作为日本制铁(Nippon Steel)收购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的条件,华盛顿方面将获得后者的“黄金股”;以及特朗普计划亲自指导来自贸易伙伴的1.5万亿美元承诺投资。
这不是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家拥有生产资料。它更像是国家资本主义,一种介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混合体,在这种体制中,国家指导著名义上的私营企业的决策。
中国称其混合模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国还没有像中国,甚至俄罗斯、巴西以及某些时期的法国等较为温和的国家资本主义实践者那样走得那么远。因此,不妨将这种变体称为“美国特色国家资本主义”。与美国曾经体现的自由市场精神相比,这不啻为一场巨变。
我们是如何尝试转向国家资本主义的
如果不是公众和两党都认为自由市场资本主义行不通,我们也不会涉足国家资本主义。自由市场资本主义鼓励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首席执行官们将生产转移到国外。结果是制造业劳动力萎缩,在关键矿物等重要产品上依赖中国,以及在清洁能源和半导体等未来产业上投资不足。
联邦政府经常涉足企业界,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征用生产,也曾根据《国防生产法》(Defense Production Act)在新冠疫情等紧急情况下采取同样做法。联邦政府还曾在2007-09年金融危机期间出手救助银行业和汽车公司。那些都只是权宜之计。
前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则更进一步,试图塑造产业的实际结构。他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授权了4,000亿美元的清洁能源贷款。《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则拨出390亿美元专款用于补贴国内半导体制造业。其中,85亿美元给了英特尔,这让特朗普有了筹码,可以因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过去与中国的关系而要求罢免他。(到目前为止,英特尔已拒绝这一要求。)
拜登不顾美国钢铁公司管理层和股东的意见,阻止了日本制铁的收购,尽管他的手下认为不存在国家安全风险。特朗普推翻了这一否决,同时索取了“黄金股”,他可以利用这一股份来影响该公司的决策。这种做法在设计和名称上都模仿了中国私营公司必须向中共发行的黄金股。
拜登政府的官员曾考虑设立主权财富基金,为关键矿物等具有战略重要性但商业风险高的项目提供资金。中国在这些矿物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上个月,特朗普的国防部宣布将收购关键矿物开采商MP Materials 15%的股份。
许多西方人钦佩中国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进步和扶持重点产业来推动经济飞速增长的能力。而美国的努力则常常在多元民主的制衡和妥协中陷入泥潭。
作家Dan Wang在他即将出版的《Breakneck: China’s Quest to Engineer the Future》一书中写道,中国是工程师治国,以惊人的速度进行大规模建设,而美国则是一个“律师社会”,尽其所能地阻止一切,无论好坏。
在特朗普的支持者看来,他的吸引力在于愿意扫除那些律师式的障碍。特朗普对众多国家和行业加征关税,攫取了本应属于国会的权力。他从日本、欧盟和韩国获得了1.5万亿美元的投资承诺,并声称将亲自指导这些投资,不过似乎并不存在这样做的法律机制。(这些承诺已经引发争议。)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