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供应链”的博文

WSJ:特朗普承诺重振制造业,现实却是难有起色

  特朗普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Trump)声称,他的全面关税制度将使美国公司回流并重振美国制造业。 到目前为止,这种情况尚未发生。在特朗普第二个总统任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与制造业相关的经济活动一直在萎缩。 一些旨在提振国内制造业的投资和承诺似乎是为了安抚特朗普而特意安排的,能否落实尚不确定。最新的例子来自苹果公司(Apple),该公司计划在美国追加投资1,000亿美元。此前,该公司曾在2月份表示,四年内将在美国投资逾5,000亿美元,为其关键产品生产服务器和零部件。 在这些光鲜高调的声明之下,是一个似乎难有起色的领域。 根据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的月度调查,美国制造业活动3-7月出现萎缩。最新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8,低于区分增长与萎缩的50荣枯线。 目前,所有进口商品的有效平均关税税率约为18%,而去年为2.3%,最新税率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 尽管如此,一些经济学家表示,定于周四在更大范围内生效的特朗普关税税率还不够高,不足以让企业回流。例如,韩国、欧盟和日本等美国主要贸易伙伴都面临15%的关税,低于特朗普曾威胁的25%至30%的水平。 家电销售商惠而浦表示,由于亚洲竞争对手赶在预期的关税上调之前加快对美出货,该公司工厂今年的产量有所减少。 PHOTO: 图片来源:NICK HAGEN FOR WSJ 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高级顾问赖因施(William Reinsch)表示,关税水平或许高到足以让一些纺织品生产回流,但可能不会对汽车和钢铁的额外生产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最有可能回流的是那些劳动力在生产成本中占比较小,且原材料可从国内或邻近地区获取的行业,”赖因施说。 赖因施和其他人士表示,特朗普贸易战的不可预测性仍然让企业无法就重大资本承诺做出决定,比如将工厂从亚洲迁至美国。特朗普周三表示,将很快把对印度的关税提高一倍至50%,这令投资者感到意外。自今年年初以来,对中国和墨西哥的关税水平一直处于变动之中,而且似乎远未尘埃落定。 其他因素也对美国制造业造成冲击。以惠而浦(Whirlpool)为例,该公司在美销售的大型家电中约有80%是在美国本土生产的。惠而浦表示,由于亚洲竞...

富士康撤离印度中国员工

BBG:   富士康科技集团 已要求数百名中国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从其位于印度的 iPhone 工厂回国,这对 苹果公司 在南亚国家的制造业发展造成了打击。 据知情人士透露,富士康位于印度南部的iPhone工厂的大部分中国员工已被告知大约两个月前开始的返工计划。由于信息保密,这些知情人士要求匿名。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已有300多名中国工人离开,大部分来自台湾的支持人员仍留在印度。 目前尚不清楚苹果最大的iPhone组装商为何让这些工人回家。据彭博新闻报道,今年早些时候,北京官员曾口头鼓励监管机构和地方政府限制向印度和东南亚的技术转让和设备出口,此举可能是为了阻止企业将制造业务转移到其他地方。 苹果首席执行官 蒂姆·库克 曾称赞中国组装工人的技能和专业技能,并强调这是苹果将大部分生产设在中国的关键原因,而不仅仅是更优惠的成本。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将中国组装工人撤出印度不会影响生产质量,但可能会影响装配线的效率。 然而,这一变化对苹果来说时机不佳,因为它正准备与印度的制造合作伙伴一起提高新款 iPhone 17 的产量。富士康正在印度南部建设一座新的 iPhone 工厂。 苹果公司的一位代表拒绝置评。富士康没有回复通过电子邮件发出的置评请求。 富士康此举是中国政府采取措施,加大技术、熟练劳动力和专用设备从中国流向印度等制造业新兴国家的难度。印度和包括越南在内的南亚国家正试图吸引全球科技公司,利用中美紧张关系促使企业进行生产基地多元化的机会。 供应链的转变始于美国总统 唐纳德·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当时苹果公司将部分电子产品组装转移到了印度和越南。如今,特朗普的新关税计划进一步推动了供应链的多元化,而中国则通过限制 稀土 出口来应对这一变化。 、劳动力和技术出口的措施。 虽然富士康仍在中国生产大部分iPhone,但近年来,该公司已逐渐在印度建立了规模可观的组装业务。该公司已在印度部署了大量经验丰富的中国工程师,以帮助其加快扩张。 中国管理人员在培训富士康印度员工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南亚国家四年前才开始大规模组装iPhone,目前占全球产量的五分之一。苹果公司一直计划到2026年底在印度生产大部分美国产iPhone,此举遭到特朗普的批评。特朗普曾表示,苹果应该在美国为美国消费者生产iPhone。 但美国劳动力成本高昂,导致iPhone在美国生产难以实现。而中国...

纽时:特朗普要求 iPhone“美国制造”,这现实吗?

NYT:   周五,特朗普总统对苹果公司发起攻击,要求该公司开始在美国本土生产 iPhone,否则将对海外生产的 iPhone 征收至少 25% 的关税。 这一最后通牒是十年以来一直推动这家科技巨头转移供应链的最新举措。早在 2016 年首次竞选总统时,特朗普就向选民承诺,他将 “让苹果开始在这个国家生产他们该死的电脑和其他东西,而不是在其他国家”。 但苹果并没有把生产线迁回本国,而是从中国转移到亚洲其他国家,包括印度、越南和泰国。几乎没有任何产品是在美国生产的,且估计有 80% 的 iPhone 仍在中国生产。 苹果可以在美国生产 iPhone 吗? 可以。苹果是可以在美国生产 iPhone。但市场调研公司 TechInsights 的分析师韦恩 · 蓝姆表示,这样做的代价高昂,而且难度很大,将迫使公司将 iPhone 的价格提高一倍以上,达到 2000 美元或更高。蓝姆说,苹果将不得不购买新设备,并且提高自动化程度,因为美国的人口远少于中国。 “这太荒谬了,” 他说。“短期内,这在经济上不具有可行性。” 曾在苹果公司担任九年制造设计经理职位的马修 · 摩尔表示,转移供应链会有一些好处,包括减少从海外运输产品的环境成本。但与必须克服的挑战相比,这些好处微不足道。 苹果为什么还没有开始在美国开始呢? 供应链专家表示,在 2025 年将 iPhone 生产转移到美国是愚蠢之举。iPhone 面世已近 20 年了。苹果高管曾表示,10 年后人们可能不再需要 iPhone,因为它可能会被一种为人工智能打造的新设备取代。蓝姆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苹果的巨额投资恐怕无法回本。 “如果还有 iPhone 29 的话,我会很惊讶,” 他说,并指出苹果正试图通过开发 Vision Pro 这类增强现实产品来逐步取代 iPhone 的核心地位。 2013 年,当苹果开始在美国组装 Mac 台式电脑时曾遭遇困境。由于员工交接班出现空档,公司不得不暂停生产。此外,苹果公司还难以找到一家能够足量供应微型定制螺丝的供应商。 2019 年,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 · 库克曾带特朗普参观位于得州的工厂。但最近一批电脑上的标签显示,在得州组装的 Mac Pro 是泰国制造。 苹果可以在美国生产 iPhone,但这样做既昂贵又困难,将迫使公司将 iPhone 的价格提高一倍以上。   ...

WSJ:想买纯正美国货实在太难,这群美国人却在苦苦坚持

 WSJ: Dianna Huff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只买美国货。对于床单、袜子和沙发等商品,她可以买到纯美国货。但对于手机、眼镜和割草机等其他商品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她回忆说,她曾探头在冰箱里寻找制造商的标签,结果只看到了“墨西哥制造”这几个小字,她还退掉了一个体重秤,因为尽管制造商保证其产品是在美国工厂生产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62岁的新罕布什尔州居民Huff希望通过消费来支持美国的制造业工人,但她的经历让她得出结论:“这真是一段充满挫折和不幸的旅程。” 像Dianna Huff这样的消费者表示,他们希望支持美国企业。 PHOTO: 1. 太阳镜,来自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兰道夫的Randolph。 2. 衬衫,来自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艾姆斯伯里的1620 Workwear。 3. 牛仔裤,来自总部位于田纳西州纳什维尔的Imogene + Willie。 4. 运动鞋,来自New Balance的“美国制造”系列。 ——————————————————————————————————————— 许多美国人表示他们想买美国货,但数十年来的外包所构建出的全球供应链使购买美国货变得困难重重。无论这些购物者多么坚定,有些产品就是找不到美国货。 标普全球汽车(S&P Global Mobility)的数据显示,2024年在美国售出的新乘用车中,几乎一半是在美国境外组装的。而且,在美国销售的智能手机几乎全部是海外制造。 公司经常试图吹嘘他们的商品是地道的美国制造,即使这里面只有一小部分商品是在美国生产的。来自不同政党的政治人物也在倡导美国制造。独立总统候选人Ross Perot曾抨击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失到海外。前民主党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曾试图促进国内制造业发展。 PHOTO: 图片来源:MATT BRAYNARD 1. 茶几,来自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温琴登的Saloom Furniture。 2. 蕾丝窗帘,来自总部位于艾奥瓦州佩拉的Heritage Lace。 3. Etsy的镜子。 4. Rocky的项圈和牵引绳,来自总部位于新罕布什尔州康韦的LupinePet。 5. 2002年购买的美国造沙发。 ——————————————————————————————————————- 美国总统特朗普(Trump)的关税策略旨在将制造业带...

华尔街日报:西方公司的新计划是 ABC:“除了中国什么都做” anything but china

华尔街日报: 对于越来越多的西方科技公司来说,“除了中国什么都做”已成为主流。 近年来,许多跨国公司认为它们过度依赖中国的供应商,这促使它们推行所谓的“中国+1”战略,以其他国家的供应商来增强中国供应商的实力。 如今,随着中美关系再度紧张,许多科技企业正加速将生产转移出中国,并在其他地方寻找供应商,这意味着全球科技界正日益在两大国之间分化。 马来西亚半导体行业协会会长黄秀海表示:“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中国以外的替代选择。许多科技公司离开中国后都选择马来西亚。各家公司都在重新规划业务。‘及时’战略已不复存在。有些人称这种新战略为‘以防万一’。”   这一趋势为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提供了提升价值链的机会。这也推动中国供应商以更快的速度向海外扩张,许多供应商应西方客户的要求在国外设立工厂。 标普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与第一波多元化不同,当时企业只是将产品组装转移到中国境外,而当前阶段涉及将生产传感器、印刷电路板和电力电子等零部件的工厂转移。标普分析师写道,此类举措需要在机械和零部件方面进行大量的前期投资,因此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出去的做法更为持久。  中国为应对新冠疫情而实施的严厉封锁措施,导致从 iPhone 到汽车等各类产品的生产陷入停顿,并引发大量西方企业从中国撤离至越南和印度等地。  自那时以来,美国和中国之间关于谁掌握未来最关键技术钥匙的争斗加速了这一转变。科技高管们现在预计,特朗普总统的回归将加大企业摆脱对中国依赖的压力。特朗普最近对所有中国进口产品征收 10% 的关税,并威胁要征收更高的关税。 “除了中国什么都不要”的趋势在与半导体相关的产品中尤为明显,而半导体是中美科技摩擦的核心产品。过去两年来,华盛顿禁止中国获得最先进的芯片和设备,而中国则努力开发自己的国产芯片替代品。  中国曾是全球最大的服务器生产中心之一。但自从美国于 2022 年 10 月限制向中国出口人工智能芯片以来,人工智能服务器越来越多地在墨西哥和马来西亚等地组装。 美国芯片法案规模达 530 亿美元,为在美国投资芯片生产的公司提供丰厚奖励。获得该法案资助的企业 10 年内不得在中国扩大半导体制造业务。  芯片工具制造商及其供应商也在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华尔街日报》 11 月报道称,在美国政府压力的推动下,应用材料公司和泛林集团正在将中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