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
中国互联网巨头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以云服务市场领先地位争夺为例。5月21日,中国互联网搜索联盟百度发布,其云计算业务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2%,远超分析师预期,令行业观察大吃一惊。同天,超级应用微信的腾讯举办了一场云计算大会,承诺将其平台进行大规模升级并定价。第二天,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在其云计算主题大会上宣布,公司正在全球扩展,其服务将很快覆盖所有国家。
人工智能(AI)在中国科技行业掀起了新一轮的激烈竞争。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中国最初的互联网联盟(简称BAT)——并不是唯一争夺主导地位的公司。TikTok本土姊妹应用抖音的母公司字节跳动已成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力量。硬件制造商华为也在觊觎。人工智能的利好,类似年轻的科技新星美团和拼多多也同样如此。这很可能会带来一个激烈创新的时代。
中国人工智能之争正分散至三个层面:云基础设施、模型和应用。我们感知逐一分析。摩根士丹利预计,今年中国云计算销售额将超过500亿美元,到2027年将达到近800亿美元。人工智能需求贡献将很大一部分增长。多年来,阿里巴巴一直领跑云计算市场,其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8%。但邻居正在奋起云计算销售额。东京跳动的业务火山引擎自2020年起去年以来,华为迅速拓展业务,瞄准了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更加信任华为的互联网产业,从而获得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中国的云服务正在开发自己的人工智能模型以吸引客户。中国的云服务公司DeepSeek将其一些尖端模型免费开放,这使得这些努力变得复杂。但云服务正在通过提供专业化产品来吸引客户。例如,百度就鼓励机器人公司加入其平台,推出了一个语言和融合模型的“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
其次是人工智能通过应用盈利的竞争。在这方面,科技公司的起点和策略分离。腾讯或许争夺着最有利的位置。拥有14亿活跃用户的微信,不仅仅是一个消息服务和支付系统;它还整合了数百万个“小程序”,让消费者可以做从购物到订餐的所有事情。腾讯已经开始利用自有模型和DeepSeek的模型,嵌入搜索图像和生成等人工智能功能。目前,正在开发“代理”该公司警告称,许多此类服务最终会看起来大同小异;它押注于已经接入微信的存储用户和公司将带来优势。
阿里巴巴也有优势。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阿里巴巴拥有海量消费者数据,这些数据可以输入人工智能模型,用于优化产品推荐,净化平台上的广告更具吸引力。
百度的前景不容乐观。它缺乏类似的忠实用户群,而其免费聊天机器人Ernie正在蚕食其搜索业务。腾讯第一季度的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0%,而百度的广告收入则回升了6%。4月份,百度的搜索结果来自生成式人工智能,此前的20%左右。不过,在其他应用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它运营着全球最大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之一,并且正在使用这项技术。
假以时日,人工智能可能会进一步扩大BAT在中国互联网领域的主导地位。拼多多多年来一直在电商领域紧追阿里巴巴,目前正在开发自己的人工智能模型;美团也是如此,它已经从一家外部服务商发展成为另一个超级应用。华为的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已经积累了数亿用户,华为可以利用这些用户,推出自己的人工智能消费服务。
最大的威胁可能来自字节跳动。它掌握着大量用户观看习惯的数据,并且得益于其快速拓展的电商业务,它还掌握着用户的购物模式数据。然而与大多数其他中国科技公司不同,字节跳动在海外也拥有庞大的业务,这使得能够更多地接触其他地区的人工智能发展,并更好地获取人才和半导体。围绕中国人工智能的争夺战才刚刚开始。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