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G
一年前,监管机构曾禁止“滚雪球”衍生品,称其加剧了股市暴跌。如今,中国的富人再次将资金投入该产品,以获取更高的回报。
由于利率维持低位,高净值投资者自今年年初以来已抢购了数百亿元人民币的升级版雪球衍生品。据知情人士透露,仅招商银行就销售了超过300亿元人民币(约合42亿美元)的券商发行的此类产品。
据中金公司称,尽管最新版本的产品声称风险较低,但大多数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仍达到 20% 左右。彭博新闻看到的市场数据显示,有些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在极少数情况下甚至高达 71%。
这种如今被称为“准滚雪球”的产品大约在一年前被监管机构严厉打击,旨在抑制散户投资者的兴趣,因为尽管股市大幅下跌,券商却仍在大力宣传创纪录的回报。这一举措凸显出,在中国官员为刺激经济增长而降低利率的情况下,高回报机会的匮乏。
只要参考的股票指数保持在预定范围内(通常在起始水平的75%到105%之间),雪球期权就能向投资者提供类似债券的票息。如果跌破该范围的下限,就会出现“敲入”(knock-in),投资者可能遭受相当于跌幅的潜在损失。当市场上涨至“敲出”水平时,合约终止,投资者将获得持有期的票息。
新的准雪球债券经过重新设计,延长了期限,减少了敲入观察天数,从而降低了损失风险。
“雪球的风险回报状况仍然具有吸引力,”提供衍生品交易和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的银河科技联合创始人刘福臣表示。刘福臣表示,尽管近几个月股指上涨幅度较大,但当前的市场环境仍然“非常适合”雪球投资。
咨询公司上海尚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表示,在经历了数年股市和房市下跌以及其他投资产品回报率下降之后,高息票雪球已成为“资产荒中的绿洲”。
监管机构始终警惕不稳定性,在去年将雪球投资的最低限额从 100 万元人民币提高到 1000 万元人民币以排除经验不足的投资者之后,仍保持高度警惕,并对业务的未偿付规模设置了上限。
动态优惠券
针对低收入投资者的类似产品也应运而生。这些产品被称为动态息票票据,最低投资额为100万元人民币。它们采用类似的底层结构,每月支付约1%的息票。一小部分此类产品可以增加杠杆——极少数情况下可超过300%——通常是根据专业投资者的需求而定。只有当标的指数在到期日低于下限时,才会发生亏损。
今年4月,中金公司估计,雪球债券和动态票据市场总规模约为1000亿元人民币。这大约是2024年初规模的一半,这意味着不太可能出现像去年那样的市场动荡。中金公司分析师预计,收益率和规模“短期内可能快速上升”。
此后股市进一步上涨,许多雪球产品和DCN产品突破了淘汰线。市场数据显示,其中一款与中证1000指数挂钩的产品在4月中旬出售后仅三个月就达到了103%的淘汰线,投资者在此期间获得了约18%的回报。
刘先生表示,许多投资者可能选择将他们的“淘汰资金”重新投资于雪球产品或DCN产品。投资者越来越相信,未来一两年的任何回调幅度都不足以触及这些产品的下行缓冲,尤其是在政府承诺支持市场的情况下。
“有了这样的预期,投资者会觉得风险相对较低,”刘先生说道,并补充说,目前的买家往往比以前更成熟、更有经验。“如果你能同时获得10%或20%以上的息票,你会觉得这笔交易相当划算。”
然而,债券期限延长(许多债券现在已长达三年)以及持有期内缺乏敲入机制,可能会增加作为交易对手的券商面临的风险。发行人可能会维持激进的定价以争夺市场份额,从而加大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潜在损失的风险。
如果股市继续走高,将会触发更多淘汰机制,使得券商在遵守监管机构设定的上限的情况下,能够继续滚雪球。
刘先生表示:“我们可能会看到债券发行继续进行,一波接一波。”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