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G:
中国股市的飙升激发了人们对人民币的看涨情绪,提高了形成良性循环的可能性,即一种资产类别的上涨会增强对另一种资产类别的信心。
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衡量外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兴趣的指标——iShares MSCI 中国 ETF 8 月份净流入 3.95 亿美元,创下 5 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纽约银行等机构的策略师也对人民币持更为乐观的态度,称股市走强可能在短期内支撑人民币。如果海外投资者将外币兑换成人民币购买内地股票,人民币需求将会上升。
上个月,内地股市基准股指沪深300指数上涨逾10%,跑赢多数全球基准指数,人民币兑美元则升值约1%。这双重上涨或许反映出中国经济的拐点。尽管整体经济指标依然低迷,但近期的政策调整——例如旨在解决工业产能过剩的“反内卷化”举措——正与人们对人工智能驱动技术突破的乐观情绪相契合。
“我确实再次认为,人们将关注中国的整个投资周期,”美银证券亚洲利率和货币策略联席主管克劳迪奥·皮隆(Claudio Piron)表示。“这可能是一个好故事。”
虽然实时外资流入数据仍不均衡,但投资者兴趣重燃的迹象正在显现。中金公司分析师李刘洋援引英国研究公司EPFR的数据估计,截至8月底,流入中国内地股市的外资“大幅”增加。华侨银行和汇丰环球投资研究部的策略师也指出,外资购买活动正在回暖。
目前,国内对冲基金似乎处于领先地位,投资者情绪普遍高涨,股市成交量创下纪录。但人民币逐步升值的预期可能会吸引更多海外资本,并有助于遏制资金外流。
纽约银行高级策略师黄昆聪表示,进一步配置中国股票可能导致美元兑人民币进一步贬值,他将对人民币的偏好从中性修正为看涨。“新的股票购买应该会推动人民币需求增加,因此对人民币有利。”
北京方面为稳定市场而采取的举措——通过鼓励国有保险公司增加 A 股投资并推动人民币升值——标志着其在贸易紧张局势下对 2025 年货币稳定的关注发生了转变。
尽管股市上涨,但一些分析师仍持谨慎态度,他们认为宏观指标疲软,且上涨动力来自流动性,而非稳健的基本面。盛宝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查鲁·查纳纳表示,包括美联储利率路径、关税和地缘政治在内的全球风险仍然是影响股市走势的因素。
不过,“如果流动性和有针对性的刺激措施继续存在,你确实可以看到股票和货币之间的这种‘良性’循环,”她表示。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