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经济学家称,特朗普的财政政策和对美联储的攻击使美国避风港地位面临风险

FT: 英国《金融时报》调查的经济学家警告称,唐纳德·特朗普“惊人的财政政策过度”以及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攻击,可能会削弱美国作为外国投资者最终避风港的地位。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肯特·A·克拉克全球市场中心进行的这项民意调查发现,超过 90% 的受访经济学家对未来五到十年美元计价资产的避险作用感到有些担忧或非常担忧。 白宫本周坚称,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将有助于削减美国债务,并做出最后的努力以赢得参议院财政鹰派的支持,并使总统的旗舰税收法案获得通过。 但包括财政监督机构国会预算办公室在内的独立估计表明,预算法案(特朗普称之为“美丽的大法案”)中包含的措施将使美国联邦债务在本世纪末超过二战后的最高水平。 虽然美元通常会在全球市场恐慌期间升值,但 4 月 2 日特朗普宣布实施激进的对等关税后,全球股市大幅下跌,同时美元也贬值。 由于人们希望特朗普的经济政策不会阻碍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增长或加剧通货膨胀,基准标准普尔 500 指数已经回升并创下历史新高。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萨罗伊·巴特拉伊表示:“避险资产似乎是瑞士法郎和黄金。事实上,美国看起来像一个新兴市场,其政策不确定性导致风险溢价上升,从而推高长期收益率,并压低货币价值。” 由于对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以及对美联储独立性的质疑,美元汇率处于三年来的最低点,而特朗普继续攻击美联储主席杰伊·鲍威尔,称他不愿在担心全球贸易战可能推高通胀的情况下降息。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罗伯特·巴贝拉表示:“惊人的财政政策过度几乎是必然的,这虽然不能保证一定会引发人们对美元资产的看法改变。” “将这一正在浮现的现实与白宫事实上接管美联储联系起来——通过解雇鲍威尔,或者支持黑客接替鲍威尔?这会让我从有点担心变成非常非常担心。” 鲍威尔的任期将于 2026 年 5 月结束,外界普遍猜测特朗普可能会提前提名继任者,以削弱美联储主席的地位。 杜克大学的安娜·西斯拉克表示:“财政赤字、政府刻意缩减美国金融账户和贬值美元的举措、美联储继任者的不确定性以及对美联储独立性的质疑,都对美元的避风港地位产生了负面影响。” 美国国债收益率通常在市场波动时下跌,但在4月初有所上升。尽管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此后已跌至约4.3%,但许多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认为,该收益率可能很快触及5%——这一水平将引发特朗普政府内部的担忧。 在 47 位受访者中,近四分之三的人预计,到明年年...

世界经济正处于划时代变革的边缘——《大西洋月刊》

  资本主义的操作系统亟需一次重大升级。结果如何,取决于诸多因素…… 世界经济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它处理着万亿次的价格和数量计算,并吐出关于收入、财富、利润和就业的信息。这正是资本主义的有效运作方式——一个高效的信息处理系统。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像任何计算机一样,资本主义既运行在硬件上也运行在软件上。硬件是构成经济的市场、制度和监管体系。软件则是当前的经济主导思想——实质上,是社会决定经济的“用途”。 大多数时候,这台计算机运行良好。但时不时地,它也会崩溃。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世界经济只需要一次软件更新——用新思想来解决新问题。但有时也需要一次重大的硬件修改。我们正处于一个“Ctrl-Alt-Delete”的时刻。在关税战、市场对美国债务的担忧、消费者信心暴跌以及一个漠不关心的政府眼睁睁看着美元走弱的背景下,美国主导的自由贸易和开放社会全球化时代正在走向终结。 全球经济正在进行一场硬件改造,并尝试一种新的操作系统——实际上,是一次全面的重启,这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我们从未见过的。要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以及这意味着什么,我们需要放弃任何幻想,即全球转向右翼民粹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只是一时失误,一切最终都会回到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相对良性的世界。计算机的架构正在改变,但下一版资本主义将如何运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选择运行的软件。关于经济的主导思想正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决定新的经济秩序是什么样子,以及它将服务于谁的利益。 上一次这样的“强制退出、硬重启”时期是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1929年华尔街股灾造成的巨大流动性紧缩,加上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扼杀了商业活动,引发了大萧条。银行倒闭迅速演变为企业和行业的普遍失败;工资暴跌,失业率飙升,在某些地区达到四分之一的劳动力。尽管富兰克林·D·罗斯福的新政计划进行了国家干预,但经济形势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稳定下来并恢复持续增长,当时战时重整军备带来了巨大的工业刺激。 战后建立的计算机旨在避免30年代的重演。软件更新是“充分就业”这一新的主导思想。将实现这一目标作为经济的核心存在理由,也需要对硬件进行多项修改。其中之一是强制财富所有者在本地使用其资本的政策,通过限制他们将资金转移出国。为了维持利润,他们被迫投资于能提高生产力的技术。在这种良性循环中,高生产力带来了高工资,国家可以对这些工资征税以资...

美元疑虑加剧,中国抓住时机推进人民币全球化

 彭博: 中国正在发起一场大规模的运动来提升人民币的全球地位,抓住官员们认为的难得的战略机遇。 美元面临 多重挑战 ,北京方面正在加速推进其长期以来旨在减少全球对美元这一全球储备货币依赖的举措。此次行动的特别之处在于时机:中国决策者 认为, 美国反复无常的决策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是多年来推动人民币升值的最有利背景。 最新举措不仅旨在促进贸易,还旨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使人民币更深地融入投资流动。这些举措包括放松资本管制、扩大跨境支付系统以及推出新的金融产品以吸引外国投资者。北京希望,更加国际化的人民币能够重塑贸易和全球金融,并挑战美元在储备资产中的主导地位。 荷兰国际集团(ING Bank NV)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宋琳 表示:“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措施似乎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因为中国希望确保人民币成为全球重要货币之一。” 在货币体系中的作用 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在上周的一次讲话 中 提出了构建新的全球货币秩序的设想,美元的地位将有所削弱。他勾勒出一个愿景:中国金融市场将更加开放,人民币将在全球资本流动中发挥核心作用。 为推动这一愿景,中国人民银行计划在上海建立数字人民币 国际运营中心 。该行还在探索推出国内首个本 币期货,以与 新加坡 和 芝加哥 等离岸市场的类似对冲工具竞争 。 香港上周末推出了 快捷支付系统 。该系统允许居民以人民币或港币向内地电汇支付贸易和服务费用,进一步整合两地市场。香港交易所预计还将 在港股通中增加 人民币计价柜台。 加密货币挂钩也在讨论之中。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 许正宇 近期表示,他不排除将稳定币与人民币 挂钩 的可能性,但他指出,必须考虑风险、汇率、货币政策和其他因素。此前,美国参议院通过了 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立法 ,香港也于 5月 批准了其自身的稳定币监管框架。 中国还将采取措施, 在今年晚些时候向外国投资者 开放更多国内交易产品,进一步促进资本流动。当局计划提高境内居民人民币投资海外证券的 额度 ,这将增加人民币的国际流通。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经济学家支小佳表示:  “中国可能正在抓住机遇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他 补充说,进一步的措施,例如扩大离岸人民币流动性池,可以维持这一势头。 中国自主研发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也正在蓬勃发展。该系统近期扩展, 覆盖 更多外资银行,包括大华银行、盘谷银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