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在科技股权重较大的纳斯达克市场前市交易中,英伟达(Nvidia)成为历史上第一家市值达到4万亿美元的公司,领先于竞争对手苹果公司(Apple)和微软(Microsoft)达到这一里程碑。
过去三年来,得益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崛起,这家AI芯片巨头的财富大幅飙升。生成式AI是一项新兴技术,有望给商业带来革命性变化,并重塑全球各地人类与技术的互动方式。
总部位于加州圣克拉拉的英伟达设计了驱动AI行业发展的芯片,即图形处理器(GPU)。英伟达股价的这轮上涨为该公司非凡的涨势再添辉煌一笔,而就在不到两年前,该公司才首次实现1万亿美元的收盘市值。根据道琼斯市场数据(Dow Jones Market Data),这家AI芯片制造商收盘报每股162.88美元,市值略低于4万亿美元大关;该公司目前的价值相当于标普500指数中市值排名后214家的成分股之和。
苹果公司和微软的市值也曾接近4万亿美元大关。苹果公司在2024年末收盘时市值达到3.915万亿美元,而微软上周的市值为3.708万亿美元。
英伟达由台裔美国工程师黄仁勋(Jensen Huang)于1993年创立,最初的目标要小众得多:让个人电脑的游戏图形效果变得更好。该公司从一家主要服务于视频游戏玩家的图形芯片设计商,一跃成为AI热潮中尽显风光的数字军火商,其崛起速度堪称惊人。
今年早些时候,英伟达遭遇了该公司有史以来罕见的重大挑战,当时价格更低的中国聊天机器人DeepSeek问世,其开发速度和成本远低于多数大语言模型。
DeepSeek的开发使用了约2,000个英伟达H800处理器,远少于大多数竞争对手的使用量,这证明了开发者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和更少的算力创造出强大的AI软件,而无需像之前认为的那样需要那么大的计算能力。受该消息影响,英伟达的股价大跌近20%,但在此之后,受到各大客户将增加支出前景的推动,该公司股价不但已收复了此前失地,还出现了进一步上涨。
在早期发展阶段,英伟达跟随游戏行业的发展而成长,与Advanced Micro Devices一道成为市场领导者。但黄仁勋当时怀有更大的抱负。他认为,他的芯片可以为更广泛的一系列运算任务加速。
大约十五年前,通过开发可将该公司芯片用于图形处理以外目的的软件,英伟达为实现这一目标埋下了种子。
云计算的发展以及对科学计算的日益重视,将黄仁勋的公司带入了一个新领域:依赖英伟达处理器驱动的数据中心。英伟达处理器的应用范围自此不断扩展,就连一度蓬勃发展的加密货币挖矿也要用到英伟达的处理器。这也促使英伟达的处理器被广泛用于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其他新兴的AI应用。
从21世纪10年代初开始,英伟达开始生产功能越来越强大的芯片,并以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约翰内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艾伦·图灵(Alan Turing)和阿达·洛芙莱斯(Ada Lovelace)等著名物理学家和其他科学家的名字为每一个新的“架构”(即芯片设计)命名。在大约20年的时间里,英伟达形成了每两到四年就发布新一代芯片的固定节奏。
到了最近,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研发周期已大幅缩短。现在,英伟达表示其目标是保持每年发布新一代芯片的节奏。
在2022年3月,英伟达发布了Hopper系列芯片,在内存和算力方面有了重大提升,因而大受AI软件开发人员的欢迎。仅在2023年,英伟达就售出了数百万枚Hopper H100芯片,带动市值突破2万亿美元。
英伟达在2024年发布了最新的微架构Blackwell,这是该公司迄今为止功能最强大的GPU,其中包括B200。B200是将2,080亿个晶体管集成在一块尺寸大约相当于四块拼字游戏方块拼成的正方形芯片上。
市场对这些芯片的需求几乎是无穷无尽的,Meta Platforms、OpenAI和谷歌(Google)母公司Alphabet等大客户都争先恐后地积累算力,以开发有史以来最复杂的聊天机器人和其他大语言模型。
英伟达生产出来的任何AI芯片都会被迅速抢购一空,尽管每块芯片的售价高达数万美元。科技公司纷纷夸耀自己购买了多少英伟达芯片,数量都有数千块;随之而来的是庞大数据中心的建设热潮,里面装配了大量英伟达芯片。黄仁勋则被冠上了类似于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荣耀光环,既是名人,又是先知,他惯常身着黑色皮夹克也让他的形象显得与众不同。
英伟达的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些波折。拜登(Biden)和特朗普(Trump)政府都对英伟达在中国销售多款最强大AI芯片的能力施加了严格限制,几乎将这些芯片视为战略性国家安全资产。
在2023年10月,时任拜登政府限制了英伟达H800芯片在中国的销售,而那时距离英伟达开始发售该款处理器才过去七个月。然后,在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又限制了英伟达另一款芯片H20在中国的销售,导致英伟达减记了55亿美元。
英伟达的一位发言人在周三表示:“在目前的出口管制下,我们实际上已经退出了中国的数据中心市场,该市场现在只有华为(Huawei)等竞争对手在提供服务。”
英伟达的收入与股价同步上涨。两年前,英伟达5月份当季的收入为72亿美元。今年,5月当季的收入达到441亿美元,对于一家毛利率超过70%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收入数字。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