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
ChatGPT 及其竞争对手的崛起正在破坏互联网的经济交易
大约从去年年初开始,马修·普林斯开始接到大型媒体公司首席执行官们的担忧电话。他们告诉普林斯,他们的公司面临着一个严重的新网络威胁。普林斯的公司Cloudflare为大约五分之一的网络提供安全基础设施。“我问,‘什么?是朝鲜人吗?’”他回忆道。“他们说,‘不,是人工智能’。”
这些高管们已经发现了一个趋势的早期迹象,并且这一趋势后来愈发清晰: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人们浏览网页的方式。当用户向聊天机器人而非传统搜索引擎提出问题时,他们得到的是答案,而不是需要点击的链接。其结果是,从新闻提供商、在线论坛到维基百科等参考网站等“内容”发布者,其流量正在急剧下降。
随着人工智能改变人们的浏览方式,它正在改变互联网核心的经济交易。长期以来,人流量一直通过在线广告进行货币化;如今,这种流量正在枯竭。内容生产者正迫切地试图找到新的途径,让人工智能公司为信息付费。如果他们做不到,开放网络可能会演变成截然不同的局面。
自2022年底推出Chat GPT以来,人们开始接受一种全新的在线信息搜索方式。Chat GPT的开发者Open AI表示,约有8亿人使用这款聊天机器人。它是iPhone应用商店中最受欢迎的下载应用。苹果公司表示,4月份其Safari浏览器的常规搜索量首次出现下降,因为人们转而向AI提问。Open AI预计将很快推出自己的浏览器。它的崛起如此引人注目,以至于好莱坞正在筹备一部改编电影。
随着Open AI和其他新兴公司的蓬勃发展,占据美国约90%传统搜索市场的谷歌也在其搜索引擎中加入了人工智能功能,力求跟上时代的步伐。去年,谷歌开始在某些搜索结果前添加人工智能生成的“概览”,如今这种功能已变得无处不在。今年5月,谷歌推出了“人工智能模式”,一个类似聊天机器人的搜索引擎版本。该公司承诺,借助人工智能,用户可以“让谷歌帮你完成谷歌搜索”。

图表:《经济学人》
然而,随着谷歌的“谷歌搜索”式推广,人们不再访问那些收集信息的网站。监测超过1亿个网站流量的Sameweb估计,截至今年6月,全球搜索流量(人工搜索)下降了约15%。尽管一些类别,例如爱好者网站,表现良好,但其他类别却受到了重创(见图表)。受影响最严重的网站往往是那些可能经常回答搜索查询的网站。科学和教育网站流失了10%的访客。参考网站流失了15%。健康网站流失了31%。
对于销售广告或订阅的公司来说,失去访客意味着收入损失。“长期以来,我们与谷歌一直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他们毁约了,”拥有《人物》和《美食与美酒》等杂志的 Dotdash Meredith 负责人尼尔·沃格尔 (Neil Vogel ) 表示。三年前,其网站 60% 以上的流量来自谷歌。现在,这个数字是 30% 左右。“他们正在窃取我们的内容来与我们竞争,”沃格尔先生说。谷歌坚称其对他人内容的使用是公平的。但据 Similarweb 估计,自从推出人工智能概览以来,没有后续点击的新闻相关搜索比例已从 56% 上升到 69%。换句话说,十分之七的人无需访问提供答案的页面就能得到答案。
“互联网的本质已经彻底改变,”Stack Overflow(以程序员在线论坛而闻名)的首席执行官普拉尚特·钱德拉塞卡(Prashanth Chandrasekar)说道。“人工智能基本上扼杀了大多数内容网站的流量,”他说道。由于访问量减少,Stack Overflow 留言板上发布的问题也越来越少。同样由爱好者支持的维基百科警告称,未经授权的人工智能生成的摘要“阻碍了人们访问……并为网站做出贡献”。
为了保持流量和收入,许多大型内容制作商与人工智能公司谈判授权协议,并以法律威胁为后盾:新闻集团首席执行官罗伯特·汤姆森称之为“拉拢和起诉”。他的公司旗下拥有《 华尔街日报》 和《纽约邮报》等多家媒体, 已与Open AI达成协议。其两家子公司正在起诉另一家人工智能问答引擎Perplexity。《 纽约时报》在起诉Open AI的 同时,也与亚马逊达成了协议。许多其他交易和诉讼正在进行中。(《经济学人》的母公司尚未公开表示是否会授权我们的作品。)
然而,这种方法有其局限性。首先,法官目前似乎倾向于站在人工智能公司一边:上个月,加州的两起独立版权案件都支持了被告Meta和Anthropic,这两家公司都辩称,使用他人内容训练自己的模型构成了合理使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似乎接受了硅谷的论点,即必须允许硅谷抢在中国之前开发未来技术。他任命了科技界的支持者担任人工智能顾问,并在美国版权局局长辩称使用受版权保护的材料训练人工智能并非总是合法后不久将其解雇。
人工智能公司更愿意为持续获取信息付费,而非训练数据。但迄今为止达成的交易并不理想。在线论坛Reddit已将其用户生成内容授权给谷歌,据报道每年授权费为6000万美元。然而,由于搜索流量波动,该公司2月份报告用户增长低于预期,其市值暴跌逾一半,超过200亿美元。(此后,Reddit的增长有所回升,其股价也收复了部分失地。)
然而,更大的问题是,互联网上数亿个域名中的大多数都太小,既无法吸引科技巨头,也无法起诉他们。它们的内容或许对人工智能公司来说至关重要,但每个网站单独来看都是可有可无的。即使它们能够联合起来进行集体谈判,反垄断法也会禁止这样做。它们可以屏蔽人工智能爬虫,有些网站确实这么做了。但这意味着它们完全没有搜索可见性。
软件提供商或许能提供帮助。Cloudflare 的所有新客户现在都将被询问是否允许人工智能公司的机器人抓取其网站内容,以及出于何种目的。Cloudflare 的规模使其比大多数其他公司更有可能促成类似内容网站的集体响应,迫使人工智能公司支付费用。Cloudflare 正在测试一种按抓取量付费的系统,该系统允许网站向机器人收取入门费。“我们必须制定规则,”普林斯先生说,他希望看到的结果是“一个人类免费获取内容,而机器人为此付出高昂代价的世界”。
Tollbit 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案,它自称是机器人的付费墙。它允许内容网站向人工智能爬虫收取不同的费用:例如,杂志对新内容的收费可以高于旧内容。今年第一季度,Tollbit 处理了 1500 万笔此类小额交易,服务对象包括美联社 和《新闻周刊》等 2000 家内容制作商。Tollbit 首席执行官 Toshit Panigrahi 指出,传统搜索引擎会鼓励千篇一律的内容——例如“超级碗什么时候开始?”——而收费访问则会激励独特性。Tollbit 每次爬取费用最高的网站之一,来自一家地方报纸。
另一种模式是由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领导的初创公司ProRata提出的。格罗斯是20世纪90年代“点击付费”在线广告的先驱,这种广告模式自此以来一直支撑着互联网的大部分内容。他提议,与人工智能生成的答案一起投放的广告收入应该根据网站内容对答案的贡献程度按比例重新分配给网站。ProRata拥有自己的答案引擎Gist.ai,该引擎与包括《 金融时报》 和《 大西洋月刊》在内的500多家合作伙伴分享广告收入。目前,Gist.ai对谷歌来说更像是一个典范,而非真正的威胁:格罗斯先生表示,他的主要目标是“展示一个公平的商业模式,最终会被其他人效仿”。
与此同时,内容制作者正在重新思考他们的商业模式。“互联网的未来不仅仅关乎流量,”钱德拉塞卡先生说道,他打造了Stack Overflow面向企业的私有订阅产品Stack Internal。新闻出版商正在规划“Google零”战略,部署新闻简报和应用程序来触达那些不再通过搜索找到他们的客户,并将内容转移到付费墙或直播活动中。事实证明,从法律和技术角度来看,音频和视频对于人工智能引擎来说比文本更难进行摘要。根据 Similarweb 的数据,迄今为止,答案引擎将搜索流量引荐到的最多的网站是YouTube。
并非所有人都认为网络正在衰落——恰恰相反,谷歌的罗比·斯坦(Robby Stein)认为,它正处于“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扩张时刻”。随着人工智能让内容创作变得更容易,网站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谷歌机器人报告称,过去两年网络规模增长了45%。人工智能搜索让人们能够以新的方式提问——例如,拍下自己的书架,然后寻求关于下一步阅读内容的推荐——这可能会增加流量。借助人工智能查询,即使不是通过人类的眼睛,“阅读”的网站数量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答案引擎可能会扫描数百页页面来提供答案,其来源比人类读者更加广泛。
至于谷歌传播的人力流量比以前减少的说法,斯坦先生表示,公司并未注意到出站点击量大幅下降,尽管公司拒绝公开具体数字。除了人工智能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导致人们访问网站次数减少。也许他们在浏览社交媒体,也许他们在听播客。
互联网的消亡此前曾被预言——先是社交网络,然后是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但最终并未成真。但人工智能或许才是迄今为止对互联网构成的最大威胁。如果互联网要维持现状,网站必须找到新的内容付费方式。“毫无疑问,人们更喜欢人工智能搜索,”格罗斯先生说道。“而为了让互联网生存下去,为了让民主生存下去,为了让内容创作者生存下去,人工智能搜索必须与创作者分享收益。”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