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
如果黄仁勋希望向华盛顿保证,其公司的先进人工智能芯片不会被用来增强中国的军事实力,那么他的言论很可能会被置若罔闻。
“我们不必担心这一点,”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在接受CNN采访时谈到美国对其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最大担忧时表示。他认为,北京知道不能依赖美国的技术,因为美国的技术“随时可能受到限制”。考虑到多年来国家安全担忧导致的半导体限制,他的这种想法显得比较乐观。
近期,美国在一个月内先后对芯片设计软件实施出口管制,随后又解除管制,凸显了中国依赖外国技术的风险。这一突然的政策转变表明,这些限制措施原本是作为贸易谈判的筹码而推出的。但这无疑进一步证明,北京方面很容易受到华盛顿随时可能采取此类行动的威胁。这只会激发其加强自主研发的愿望。
值得注意的是,黄仁勋的这番言论是在他本周计划访问中国前夕发表的。他计划在访问期间与中国高层官员会面,并可能强调英伟达对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半导体市场的承诺。据《金融时报》上周报道,这家总部位于圣克拉拉的公司计划推出一款经过进一步改进的新型人工智能芯片,以应对日益严格的管控。就在几个月前,该公司之前在中国生产的H20芯片被禁。
如果英伟达希望在中国大陆保持领先地位,就必须迅速采取行动。据报道,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到腾讯控股有限公司等国内巨头一直在测试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替代产品,但大多数公司仍然倾向于英伟达的产品。这是因为多年来,华为一直在基于英伟达的架构开发人工智能工具,因此采用华为独特的软件系统存在困难。
但据《信息报》上周报道,华为正计划对其下一代AI芯片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这将使中国科技公司更容易地转换芯片。这项重新设计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它解决了阻碍许多公司使用本土芯片的一个关键障碍:它将允许开发人员为英伟达系统编写的代码在华为的硬件上运行。这仍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但如果华为能够实现这一点,它将加速其技术栈在本土的采用。这也意味着黄仁勋对中国的宣传将开始失去吸引力。
华为已展现出其全球扩张的雄心,意图撼动英伟达的统治地位。尽管与这家美国竞争对手相比,这家中国公司芯片产量仍然有限,但它正试图在中东和东南亚站稳脚跟,以扩大其影响力。
黄仁勋抱怨出口管制给公司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但英伟达却表现良好。上周,它甚至创下了新的里程碑,短暂地成为历史上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短期来看,这家芯片制造商在全球人工智能竞赛中无疑是赢家,这场竞赛的胜负取决于谁能最快地积累最多的计算资源。以这一标准衡量,美国的限制措施成功减缓了中国人工智能的崛起,但未能阻止其发展。黄仁勋最担心的似乎是,他的公司能否继续留在中国并保持市场集中度,同时进一步阻碍华为产品在国内外的普及。
归根结底,黄仁勋关于其芯片可能用于军民两用的说法是否正确并不重要。对华强硬的科技政策已成为华盛顿两党的口号,而与北京相关的一系列网络攻击并没有为其赢得任何好感。不过,在CNN这次内容广泛的采访中,还有一点值得关注。
当被问及公司采用美国模式还是中国模式是否重要时,黄仁勋表示:“最终,我认为这并不重要。” 他称赞了DeepSeek的开源R1模型,并补充说,该模型可以进行微调,以解决在中国进行训练的担忧。
这表明他认为人工智能最终会成为一种商品。这使得中国更便宜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更具吸引力。这也表明,胜利可能不在于哪种模型超越了最新的基准,而在于谁的人工智能在全球其他地区应用最广泛。这应该是硅谷最大的担忧。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