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
在《巴黎协定》签署十年后,西方世界对该协定的政治支持正在减弱。美国总统特朗普(Trump)再次让美国退出该协定,欧洲和加拿大也因气候措施的成本高昂和在政治上不受欢迎而望而却步。
然而,全球向清洁能源的转型正在迅猛推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崛起为清洁技术超级大国所推动的。中国在该行业的大规模制造投资已使清洁能源成本大幅下降,使其在许多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补贴的市场中能与化石燃料竞争。
在各国政府齐聚巴西贝伦参加一年一度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之际,中国前所未有地处于谈判的中心位置。尽管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在气候目标上的倒退感到失望,但中国向清洁能源的转型正帮助维持《巴黎协定》的完整性。
不过,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而且尚未开始减排,这正是全球变暖正走向突破该协议所设温度目标的一个主要原因。
2015年该协定签署时,很少有人预料到中国清洁技术制造商会如此迅速地达到惊人的规模,尤其是在太阳能电池板、电池和电动汽车领域。当时,电动汽车和电池几乎还不是主流。
法国油气生产商道达尔能源(TotalEnergies)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者之一,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普亚内(Patrick Pouyanné)说:“十年来,中国已成为清洁技术领域的超级巨头。”“我们在2015年时并未真正预见到这一点,但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他补充说:“我们可以为此抱怨,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对地球是件好事。”
现在,中国制造商正将太阳能电池板、电池和电动汽车大量销往全球市场。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不到2015年时分析师预测的2025年成本的一半。在中国,电动汽车现在比燃油车更便宜,而来自比亚迪(BYD)等中国巨头的低价车型正迫使西方车企降价。与此同时,中国迅速扩大汽车级和电网级储能电池的产量,大幅削减了这些产品的成本。
对较贫穷的国家而言,清洁能源成本的骤降正帮助抵消来自较富裕国家的气候融资急剧下降的影响。去年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COP29会议上,发达国家同意从2030年开始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3,000亿美元。几个月后,特朗普下令停止所有美国的气候融资,这是他上任后的首批举措之一。
如今,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最廉价的电力来源之一不是煤炭,而是太阳能电池板配上电池(两者均产自中国),因此发达国家气候融资减少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在印度,一些公司目前在没有西方一分钱补贴融资的情况下,正向中国制造商订购数千兆瓦的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容量。
“在所有地区,可再生技术都显示出比传统发电方式明显的成本优势,”能源研究公司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的高级分析师艾哈迈德·贾米尔·阿卜杜拉(Ahmed Jameel Abdullah)说。“全球能源转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推进。”
分析师们说,虽然可再生能源在阳光普照或刮风时能产生廉价电力,但其间歇性给整个电网增加了成本。目前,天然气发电厂填补了这些空白,不过电池正变得越来越便宜,作为一种替代方案也越来越可行。
《巴黎协定》的签署标志着全球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合作的一个高点。该协定由190多个国家通过,呼吁各国政府将自工业时代开启以来的全球变暖幅度限制在“远低于”2摄氏度的水平,并力争将其限制在接近1.5摄氏度。
目前,多数分析师认为1.5摄氏度的目标已遥不可及。自该协定签署以来,全球排放量激增,中国是主要的排放国。协定签署时,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100亿吨,去年已跃升至超过120亿吨,约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联合国支持的气候科学家表示,为将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全球排放量需在2019年至2030年间下降43%,然而温室气体排放在本十年的中段仍在持续上升。
去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气温高出1.55摄氏度,这是年度差值首次超过1.5摄氏度。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巴黎协定》的门槛已被突破(科学家通常使用10年或20年的平均值),但这一出人意料的上升凸显了所剩余地是多么小。
一些西方政府非但没有加快气候努力,反而在退缩,而特朗普政府正试图扭转摆脱化石燃料的趋势。上个月,在美国政府威胁要阻止支持该协议的国家的船只后,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推迟了已获航运业支持、旨在削减该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新规。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写道:“美国绝不会容忍这种针对航运业的全球绿色新骗局税。”
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终止了对明年7月4日之前尚未开工的风能和太阳能项目的税收抵免。尽管如此,美国系统中仍有巨大的发展势头:近2,000吉瓦的装机容量(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可再生能源和电池)已申请并网许可。分析师称,这超过了美国目前的发电装机容量,而且其中许多项目将有资格获得税收抵免。
在欧洲和加拿大,由新冠疫情后重新开放和乌克兰战争引发的通胀冲击,已引起对为资助可再生能源部署而征税的强烈反对。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已取消向消费者征收碳税的计划。
在近年来电价飙升的欧洲,各国政府正在削减为可再生能源补贴提供资金的征税,并削减电动汽车激励措施。纳税人也正在承担将可再生能源电力输送到使用地所需的新输电线路的建设成本。
但在美国和欧洲,分析师和投资者表示,由于成本大幅下降,陆上风能、太阳能和电池在补贴减少的情况下也仍有竞争力。
“太阳能计划、陆上风能项目或电池储能,这些项目的成本与其他能源相比非常有竞争力,”意大利能源公司埃尼(Eni)旗下投资于欧美清洁能源的子公司Plenitude的首席执行官斯特凡诺·戈贝尔蒂(Stefano Goberti)说。
未来五年,全球气候走向将主要取决于中国的排放轨迹。中国政府最近公布了其在《巴黎协定》下的更新版气候计划,由于没有设定温室气体排放峰值的目标,环保组织对此感到失望。
不过,由于中国在国内大规模安装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设施,近年来的碳排放增长已大幅放缓。今年中国煤炭和天然气发电量下降了1.2%。
另一个变数是人工智能(AI)的出现;中国对电力的巨大需求正给各国政府带来尽快增加发电能力的压力。能源行业高管们表示,如今在大多数市场,最好的选择是可再生能源。
“现在新的燃气轮机要等五年,”道达尔能源的普亚内说。“如果他们想增加容量,目前最容易获得的选择是太阳能和电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