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WSJ 华尔街策略师:美国时代已过,投资重心转向中国

 WSJ: 知名策略师Louis-Vincent Gave认为,美国资产时代已步入尾声,全球资金正转向中国。他指出,中国具备估值、政策与动能优势,是当前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标的。 美国例外论是否已见顶?一个词来回答:是的。这是Gavekal Group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Louis-Vincent Gave的看法。Gavekal成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香港。Gave认为,在美国股市和美元多年表现出色之后,一场资金撤离美国资产的大规模轮动行情正在上演。 Gave是一位宏观经济和市场分析领域的知名评论员,他目前非常笃定的见解是,全球退休基金和机构投资者超配了美国资产,需要降低其敞口。不过,Gave指出一个问题,这些超大规模的美国敞口中,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非流动性资产上:私募债务和股权、房地产或风险资本。由于这些资产不易出售,基金公司不得不清算它们所持有的上市资产:“你卖的是能卖的,而不是该卖的。” Gave并未预测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终结,而是用直截了当的方式来阐述对美元的判断:未来,全球贸易中以美元结算的比例会增加还是减少?他直言道:“会减少。”而且,正如他所指出的,“市场不相信绝对性,市场是在边际上形成的”,因此这将导致美元走弱。 他认为,当前全球贸易的增长发生在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之间以及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他还列举了许多中国正在开发的新出口市场的例子,包括电动汽车、推土机、核电站甚至中国的战机。Gave指出,在最近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短暂但致命的冲突中,巴基斯坦的中国产歼-10C战斗机在交火中表现出色,击落了数架印度高价购买的米格(MiG)和阵风(Rafale)战机。据报道,伊朗、埃及和印尼现在正排队下单购买中国产歼-10C战斗机。 当被问及中国与“全球南方”之间的这种贸易将以何种货币进行时,Gave并不觉得会是人民币。他认为,中方很可能会使用港元开展国际贸易,以防止人民币形成泡沫。资本涌入香港之势已经持续了两年,他预测未来香港市场将出现“史诗般的流动性”。 如果他看空美元但看好中国,这是否意味着人民币会升值?Gave认为,北京方面在下一盘大棋,先要阻止人民币升值,等到“习特会”真的如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Marco Rubio)所暗示的那样在今年举行,中国政府或许可以姗姗来迟地允许人民币升值,从而让特朗普感觉中方作出了让步、自己轻松地赢了一次。 自202...

纽时:中国学生涌入伊利诺伊 “玉米地”,中餐也“火” 了

朱莉娅 · 孙(音)是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的一名法学院学生,10 岁之前生活在上海。去年,她在离校园不到一公里的一家亚洲超市购物时,零食区的一个包装让她眼前一亮。 “那是一种华夫饼干,我二年级的时候吃过,” 朱莉娅 · 孙说。她已经很久没见过这种饼干了,还以为它早就停产了。 “我还以为自己在做梦呢,” 她说。 对于厄巴纳市和香槟市的 6000 多名中国学生来说,丰富的家乡特产和菜肴让这两座城市仿佛成了从伊利诺伊州中部平原上升起的一场 “海市蜃楼”。 这两座城市被绵延数公里平坦的、绿油油的大豆田和谷物田环绕,总人口约 12.7 万,天际线最高的建筑也很少超过 15 层。这一地区并非人们印象中的大都会中心,按理说,想吃到地道的中餐,这里绝不会是首选之地。 去年,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招收了 6000 多名中国大陆学生,还有数百名台湾学生。   David R. Frazier/Alamy 然而,从大学主校区出发,步行一小段路,你就能坐下来享用一顿正宗的川味麻辣牛蛙火锅,汤底里满是青花椒。附近还有一家餐馆供应羊肉泡馍——这是陕西的一道羊肉汤,里面漂着掰碎的馍,是西安人喜爱的美食。如果深夜突然想吃长沙风味的臭豆腐,晚上 8 点半之后也能吃到,厨师会把炸好的黑色发酵豆腐块淋上亮晶晶的橙色辣椒油,和湖南省会街头小贩的做法一模一样。 在 200 公里外的芝加哥这样的大城市,你得费一番功夫才能找到这样的菜肴,但在香槟市和厄巴纳市,它们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校园附近聚集了至少 20 多家中餐馆、面包店、珍珠奶茶店和亚洲超市。在香槟市被称为 “校园镇” 的主要商业街格林街,短短五个街区的范围内,橱窗海报和人行道上的夹板广告牌上满是饺子、面条和炒菜的大幅彩色照片,配有中文说明,通常也会有英文(但并不是都有)。 这些店大多是今年以来新开的,历史几乎都不会超过 15 年。石黛(音)是当地的一名甜点师,老家在福州,她 2010 年第一次来到香槟市,当时她父母在这里开了一家中餐馆。她说,那时候竞争对手寥寥无几。 那时约有 1100 名中国学生就读于这所大学。如今,中国学生的数量是当时的五倍多,校园周边也成了草原上的一个小小唐人街。 与其他有众多留学生的城镇的餐馆一样,伊利诺伊州香槟市的御膳房代表了美国中餐业的新浪潮。   Anjali Pinto for The New Yo...

特朗普收获500亿美元关税,除了中国和加拿大 世界各国在“退缩”

 FT: 美国的贸易伙伴基本上未能对唐纳德·特朗普的关税战进行反击,这使得这位被嘲讽“总是胆怯”的总统以很小的成本获得了近 500 亿美元的额外关税收入。 自特朗普打响贸易战四个月以来,只有中国和加拿大敢于反击华盛顿,对中国征收至少 10% 的全球关税,对钢铁和铝征收 50% 的关税,对汽车征收 25% 的关税。 与此同时,根据美国财政部周五公布的数据,美国关税收入在第二季度创下 640 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470 亿美元。 中国对美国进口产品征收的报复性关税是所有国家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但却没有产生同样的效果,2025 年 5 月的关税总收入仅比前一年高出 1.9%。 加之加拿大尚未公布第二季度海关数据,其报复措施有限,对美国全球出口征收的关税仅占美国同期收入的一小部分。 一些其他美国贸易伙伴在与特朗普谈判时决定不以同样的方式回应,以避免进一步提高威胁性的关税。 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集团,欧盟已计划实施反关税,但一再推迟实施,现在将其与特朗普 8 月 1 日的谈判最后期限挂钩。 供应链专家表示,特朗普关税的成本并不仅仅落在美国消费者身上,国际品牌希望将成本上涨的影响分散到全球各地,以尽量减少对美国市场的影响。  贝恩公司旗下供应链咨询公司 Proxima 的执行副总裁西蒙·吉尔 (Simon Geale) 表示,苹果、阿迪达斯和梅赛德斯等主要品牌将寻求减轻价格上涨的影响。 吉尔表示:“全球品牌可以通过智能采购和成本节约来尝试承担部分关税成本,但大部分成本必须分摊到其他市场,因为美国消费者可能只能承受 5% 的关税增幅,但承受不了 20% 甚至 40% 的关税增幅。” 尽管美国关税达到了自 1930 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但全球对特朗普的谨慎反应阻止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全球贸易遭受重创的那种报复性螺旋。 经济学家表示,美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主导地位,加上特朗普威胁对不服从的国家加倍征收关税,意味着对大多数国家来说,“退缩”的决定不是懦弱,而是经济常识。 咨询公司凯投宏观 (Capital Economics) 的模型发现,如果贸易战升级,平均关税税率达到 24%,那么两年内全球 GDP 将下降 1.3%,而在基准税率保持在 10% 的情况下,全球 GDP 将下降 0.3%。 “与20世纪30年代各国贸易关系更...

WSJ:TACO交易错了,特朗普正赢得他的贸易战,因为他的目的是加征关税,而不是协议达成

 WSJ: 特朗普真正的目标只有一个,加征关税而且越高越好,至于这是通过单边行动还是通过贸易协议来实现,则是次要的。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已宣布,如果在8月1日前未能达成新的协议,将对主要贸易伙伴大幅提高关税。 市场和外国谈判代表对此不以为然。毕竟4月初,特朗普曾暂停了大部分关税,并且他的团队曾承诺在90天内达成多达90项协议。 90天的大限一周前已经过去,而达成的协议只有一个,是与英国的,此外还有与越南和印尼达成的协议概念。 迄今为止美国与贸易伙伴达成的协议寥寥,这助长了有关所谓的“TACO交易”说法,即“特朗普总是临阵退缩”(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认为他高估了自己的筹码,而且他的贸易战进展不顺。 这种叙事误解了特朗普的目标,夸大了贸易协议的重要性,并导致外界低估了他提高关税的意愿。 在特朗普进入第二个任期后,他的许多顾问都喜欢将关税描绘成一种谈判筹码,用以促使其他国家降低本国贸易壁垒并购买更多美国产品。 特朗普本人从未认同这一点。他对自己的目标一直很明确且专一:他想要关税,越高越好。至于这是通过单边行动还是通过协议来实现,则是次要的。 特朗普的顾问们认为,只有关税才能有效解决贸易逆差问题;他们称,贸易逆差反映了大量非关税壁垒的影响,如各种法规和税收抑制了消费和进口。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朗普开始推崇一个更简单的逻辑:其他国家应该为进入美国市场或获得美国军事保护而付费。 而且,尽管达成的协议寥寥,他还是成功了。仅在今年6月份,美国财政部就收取了270亿美元的关税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200亿美元,按此速度计算,一年将增加2,400亿美元。这些收入还不足以像特朗普曾经承诺的那样免除大多数家庭的所得税,但仍然可以用于支持许多其他优先事项的开支。 认为特朗普会退缩的看法始于4月份,当时他宣布对几乎所有国家征收高额“对等”关税,对中国的关税甚至高达145%。之后,市场暴跌,他撤回了这些关税。 但他从未放弃对几乎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当他在竞选期间首次提出这种关税时,这似乎是最坏的情况。如今,许多贸易伙伴反倒认为这是最好的情况。 根据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的数据,包括他对钢铁、铝和汽车征收的关税在内,截至7月2日,美国所有进口商品的平均实际关税为13.4%。这低于4月9日...

硅谷正在竞相打造首个价值 1 万亿美元的独角兽

 经济学人: 两年前 ,当英伟达首次跻身万亿美元市值公司俱乐部时,许多投资者担心其股价开始显得过高。然而,当时恰好入股这家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的人, 如今的财富却翻了两番。7 月 9日,英伟达成为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 过去几年,上市科技巨头的投资者享受到了丰厚的回报,令硅谷的风险投资家 (  VC  ) 羡慕不已。不仅仅是 Nvidia。云计算提供商 CoreWeave 自 3 月份上市以来,市值已上涨逾 300% 。在 人工智能 热潮的推动下,许多 风险 投资家资金充裕, 现在希望更长时间地持有最有前途的初创公司,希望它们的估值能一飞冲天。有人说,硅谷能否诞生首家市值 1 万亿美元的非上市公司已经不再是能否实现的问题,而是时间问题。对这一目标的追求正在改变 风险投资 行业的运作方式,并使这个本就动荡的行业变得更加危险。 就在2023年, 风险投资 行业还处于低迷状态。2021年,在疫情时期的融资热潮中,美国诞生了344家独角兽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企业)。两年后,由于利率上升导致风险投资 行业 跌入谷底,这一数字仅为45家。许多在繁荣时期设定的估值,如今变得如同它们名字所暗示的神话中的野兽一样虚幻。当时所谓的“僵尸独角兽”仍然萦绕在硅谷的上空,如果 风险投资 公司真的去修正它们的估值,它们的估值现在会低得多。 然而,生成式 人工智能 让硅谷陷入了新一轮狂热,而且这种狂热似乎 比上一轮更加疯狂 。数据收集公司 PitchBook 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美国 风险 投资的近三分之二流向了 人工智能 公司。独角兽企业已经让位于十角兽企业(价值超过 100 亿美元)和百角兽企业(价值超过 1000 亿美元)。Chat  GPT 的开发商Open  AI 最近的估值为 3000 亿美元。投资管理公司 Coatue 计算得出,目前估值 500 亿美元或以上的私营公司数量超过 1.3 万亿美元,是两年前的两倍多。 这些高估值部分源于充裕的资本。去年,美国 风险投资 公司管理的资产接近1.3万亿美元,是2015年的三倍多。疫情期间融资热潮留下的资金迅速流向了 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渴望在 人工智能领域 大举投资的新外国投资者 ,例如中东主权财富基金,一直在向 风险投资 公司投入巨额资金,弥补了一些养老基金和捐赠基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