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市场
摩根大通(JPMorgan)策略分析师表示,那些希望分散投资、避免扎堆持有美国科技股的投资者,应该将目光投向新兴市场。
由Mislav Matejka领导的摩根大通股票策略团队在周一致客户的报告中称,新兴市场股票自2021年以来表现较发达市场同类股票落后40%,如今该团队已将其评级上调至增持,即持看涨立场。上周,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策略分析师告诉客户,新兴市场股票可能会推动下一轮牛市。
今年以来,iShares新兴市场ETF已上涨10%,相比之下标普500指数的涨幅为1%。
中国科技股是摩根大通策略分析师的首选。今年香港恒生指数上涨16%。
Matejka及其同事表示:“尽管腾讯(Tencent)和阿里巴巴(Alibaba)等主要公司的利润未能点燃投资者的乐观情绪,但我们认为,近期的疲软可能是一个机会,特别是对那些希望继续分散投资、摆脱拥挤的美国科技股仓位的投资者而言。”
摩根大通策略分析师在2025年第一季度将该资产类别的建议上调至中性后,在一系列驱动因素的鼓舞下,对这些股票采取了更为积极的立场。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关税战不确定性的缓解。尽管承认美国和中国之间最近达成的协议不太可能是最后的进展,但摩根大通的团队表示,他们相信市场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不利因素已经减弱。目前美国对其所有贸易伙伴征收的实际关税税率估计在12%-14%之间;这一水平仍然令华尔街一些人士感到担忧。
第二个催化剂是美元相对疲软,预计疲软趋势将持续到2025年底。传统上,新兴市场与美元呈负相关(原因是这些国家的大宗商品敞口以及以美元计价的高额债务状况),而新兴市场股票多年来的表现不佳至少部分归因于美元的强势。
尽管目前美国债券收益率在较高水平徘徊,且减税法案与高额赤字同时出现,但摩根大通认为,如果夏季硬数据与本已疲软的软数据趋于一致,美联储(Federal Reserve)的立场可能变得更加偏宽松。从历史上看,新兴市场在利率下降和美联储立场偏宽松的背景下往往表现良好。
他们补充说,国内经济活动一段时间以来一直低迷,因此“动物精神”的任何复苏都将迅速带来上行潜力。该行刚刚将其对中国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测上调至4.8%;上周高盛已经采取了类似行动。
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2023年1月接近3%的水平以来一直在下降,但在过去六周一直在1.7%左右的窄幅区间内波动。如果中国债券收益率停止下跌,这意味着经济增长预期也已停止下滑,从而为买入股票的理论提供支撑。
这些策略分析师表示,尽管通常而言,估值并不是市场表现的可靠驱动因素,但新兴市场12倍的预期市盈率——一种常用于评估股票的估值指标——显示其估值非常之低。与发达市场的19倍估值相比尤其如此,这反映出全球投资者在新兴市场的仓位不足。
摩根大通在新兴市场中推荐的敞口是那些国内敞口较高的经济体,如印度和巴西,以及那些拥有独特增长驱动因素的经济体,如智利和韩国。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