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股息又回来了。投资者感到高兴是正确的吗?

经济学人:

Meta celebrated its 20th anniversary this week as all good and mature businesses should: by paying shareholders a dividend. In lieu of a birthday bash, the Silicon Valley stalwart marked its coming of age with a stock buy-back and, for the first time, by offering a dividend. Investors will receive 50 cents per share. Markets partied, with Meta’s share price rising by 20%, adding more than $200bn to the company’s market capitalisation on the day of the announcement.

Meta 本周庆祝了成立 20 周年,就像所有优秀和成熟的企业都应该做的那样:通过向股东支付股息。这家硅谷的中坚力量没有举行生日庆祝活动,而是通过股票回购和首次派发股息来标志着自己的成熟。投资者每股将获得 50 美分。消息公布当天,市场一片欢腾,Meta 股价上涨 20%,公司市值增加超过 2000 亿美元。

The dividend, a 17th-century innovation, was a mainstay of markets for much of the 20th century. Stockpickers used the cash they earned from dividends to price shares. The Bloomberg terminal of its time, Moody’s Analyses of Investments, evaluated the giants of American rail on dividends per mile of railroad laid. But the years have not been kind to the once-dominant dividend. Since the early 1990s, regular cash payments to shareholders have been in retreat, losing out to stock buy-backs, in which management uses earnings to repurchase their stock, boosting the share price.
股息是 17 世纪的一项创新,在 20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市场的支柱。选股者利用从股息中赚取的现金来定价股票。当时的彭博终端——穆迪投资分析公司,根据每英里铁路铺设的股息对美国铁路巨头进行了评估。但这些年对曾经占主导地位的股息并不友善。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向股东定期支付的现金一直在减少,输给了股票回购,即管理层利用收益回购股票,从而推高了股价。

Managers love buy-backs because they cut the number of shares on the market, lifting earnings per share—and thus often executive compensation, too. A higher stock price is all the more enticing if management is compensated with the option to buy company shares. In the past, investors have also preferred buy-backs. Capital gains are taxed at a lower rates than dividend income in some countries, and investors like owning an appreciating asset because they can choose when to sell and pay the taxman.
经理人喜欢回购,因为他们减少了市场上的股票数量,提高了每股收益,因此通常也会提高高管薪酬。如果管理层能够通过购买公司股票的选择权获得补偿,那么更高的股价就更有吸引力。过去,投资者也更喜欢回购。在一些国家,资本利得的税率低于股息收入,投资者喜欢拥有升值的资产,因为他们可以选择何时出售并缴纳税款。

Meta’s decision to hand earnings to its minority owners received a raucous reception, however. It is just the latest sign that markets are coming to appreciate dividends. Those from s&p 500 firms rose to $588bn last year, up 22% against three years ago. Investors have put $316bn in dividend-focused exchange-traded funds globally, almost doubling their size over the same period. An analyst at Bank of America speculates that 2024 could be “a banner year for dividends”.
然而,Meta 将收益交给少数股东的决定却遭到了热烈的欢迎。这只是市场开始重视股息的最新迹象。去年,标准普尔 500 强公司的投资额增至 5,880 亿美元,比三年前增长 22%。全球投资者已向以股息为重点的交易所交易基金投入了 3160 亿美元,同期规模几乎翻了一番。美国银行的一位分析师推测,2024 年可能是“股息红利的一年”。

Why the shift? Daniel Peris of Federated Hermes, an investment house, and author of a new book, “The Ownership Dividend”, puts the decline of cash payments down to decades of falling interest rates and Reagan-era changes to buy-back rules. As the risk-free rate fell, returns on bonds and savings diminished, and so did the advantages of holding cash. Cheap money enabled investors to plough capital into non-dividend-paying growth stocks.
为什么要转变?投资公司 Federated Hermes 的丹尼尔·佩里斯 (Daniel Peris) 是新书《所有权红利》(The Ownership Dividend) 的作者,他将现金支付的减少归因于几十年来利率的下降和里根时代对回购规则的改变。随着无风险利率下降,债券和储蓄的回报减少,持有现金的优势也随之减少。廉价资金使投资者能够将资金投入不派息的成长型股票。

In that time, writes Mr Peris, highfalutin financiers came to see the dividend as the preserve of “widows and orphans”. Only staid companies, like banks and utilities, tended to bother with them. Yet today’s economic environment looks different. Interest rates have risen. Startups without a path to profitability are failing to win over investors. And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 has levied a tax on buy-backs. It is currently meagre but officials hope it will rise.
佩里斯写道,当时,高调的金融家们开始将股息视为“寡妇和孤儿”的专利。只有银行和公用事业等稳重的公司才会对它们费心。然而今天的经济环境看起来有所不同。利率上升了。没有盈利途径的初创公司无法赢得投资者的青睐。拜登政府还对回购征税。目前这一数字微薄,但官员们希望这一数字能够上升。

Perhaps cash is once again king. Higher interest rates mean that investors can put income to work. Many are enjoying respectable, risk-free returns in money-market funds. Higher risk-free rates also lower the value of future earnings in today’s dollars, meaning some investors will prefer cash in hand today to higher stock prices tomorrow.
也许现金再次为王。较高的利率意味着投资者可以将收入用于工作。许多人在货币市场基金中享受着可观的、无风险的回报。更高的无风险利率也会降低以今天的美元计算的未来收益的价值,这意味着一些投资者会更喜欢今天手头的现金,而不是明天更高的股价。

A similar calculation holds true for management, whose options for deploying cash have become more limited. Higher rates demand higher expected returns from long-term investments and discourage taking on debt to fund share repurchases.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s distrust of corporate takeovers means that acquisitions are less viable. Many firms are therefore considering how best to return dollars to their shareholders.
类似的计算也适用于管理层,他们部署现金的选择变得更加有限。较高的利率要求长期投资获得更高的预期回报,并阻止为股票回购融资而举债。拜登政府对企业收购的不信任意味着收购的可行性较低。因此,许多公司正在考虑如何最好地将资金返还给股东。

Investors have reason to be careful, however. As economists argue, earning a dividend is like taking cash out of an atm—it does not make you richer. If a company were to reinvest its earnings rather than pay out a dividend, it ought to make more money in future and thus deliver a higher share price. As a consequence, investors should be equally happy with either option.
然而,投资者有理由保持谨慎。正如经济学家所说,赚取股息就像从自动提款机中取出现金一样,它不会让你变得更富有。如果一家公司将其收益进行再投资而不是支付股息,那么它应该在未来赚更多的钱,从而带来更高的股价。因此,投资者应该对这两种选择都同样满意。

A firm that issues a dividend is signalling that it has confidence in its future cash flows, since shareholders often assume dividends will be permanent and managers are loath to cut them. Yet such a move also suggests that bosses have nowhere better to invest company cash, which bodes poorly for a firm’s growth. Although high-yielding dividend stocks offer a reliable income stream, they are unlikely to reward owners with a capital gain worth celebrating.

一家发放股息的公司表明它对其未来现金流充满信心,因为股东通常认为股息将是永久性的,而管理者则不愿削减股息。然而,此举也表明老板们没有更好的地方来投资公司现金,这对公司的增长来说不是一个好兆头。尽管高收益股息股票提供了可靠的收入来源,但它们不太可能为所有者带来值得庆祝的资本收益。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中国4.5万亿美元资金流入标志着市场开放的转折点

 BBG: 为寻求投资机会而流入和流出中国的资金总额首次超过了其贸易引擎所产生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全球领先的股市上涨、中国银行短期债务的大量交易以及外国人购买中国政府债券,都导致了跨境资金流动的增加。 中国当局将继续适度开放资本账户,这将有助于北京实现推动人民币全球使用的长期目标,并为中国储户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 “中国制造”标签已在全球商品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这让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 非常懊恼 ——尽管中国的金融市场仍然与世界隔绝。 如今,经过多年的试探性开放,中国已到达一个临界点,其全球影响可能不亚于中国制造业革命。流入和流出中国寻求投资机会的资金总额首次 超过 了 其 贸易引擎 产生的商品和服务价值 。 金融流量超过贸易流量的临界点 股市繁荣和自由化刺激跨境投资热潮 资料来源:彭博社、国家外汇管理局 全球领先的股市反弹带动了近期双向资金流动的激增,今年前七个月双向资金流动规模飙升至前所未有的4.5万亿美元。但这不仅仅是股票市场——中国银行 短期债券 的大量交易以及外国投资者对中国 国债 的购买也推动了跨境资金流动的增长。 这一历史性转变使中国向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迈进了一小步,这些国家的投资流量至少是贸易额的十倍。这样的对比表明,中国在继续开放资本市场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未来将有更多 中国企业 进入顶级金融中心,更多在上海上市的股票被海外养老基金持有,更多人民币债券成为全球央行储备的一部分。 西班牙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驻香港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夏乐 表示:“资本账户流动最终将主导中国的整体流动,就像世界其他重要经济体的情况一样。 当局将继续适度开放资本账户。” 中国在金融流动方面仍落后于发达经济体 金融账户总流量与经常账户流量的比率 资料来源:彭博社、官方数据 开放为离岸 人民币 创造了更深层次的市场,有助于北京实现促进人民币全球使用的长期目标。 在基准债券收益率徘徊在历史低点附近、房价 下跌、当局担心国内股市上涨有可能演变成泡沫的 情况下,更加自由的资本边界也将为中国储户(拥有23万亿美元存款)提供更多 选择 。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及北亚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 表示:“中国将继续开放市场,这将增加资本账户下的资金流动,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并为投资者创造更多元化的投资机会。 即便如此,当局仍将保持谨慎,因为他们不希望看到资本流动失序。” 前所未有的流量 根...

彭博社不靠谱报道全文导致股市今日上午(2025年9月4日)大跌:中国着眼于抑制股市投机,促进股市稳步上涨

 小编注:今日股市大跌,主要原因是8月份涨幅过多,获利盘有兑现需求。 知情人士称,中国金融监管机构正在考虑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冷却股市,因为他们越来越担心自 8 月初以来 1.2 万亿美元的反弹速度。 知情人士表示,最近几周提交给最高决策者的措施包括取消部分卖空限制。由于信息保密,知情人士要求匿名。当局还在考虑控制投机交易的方案,因为担心汇率大幅逆转可能给散户投资者造成巨额损失。 2015年经历了史诗般的繁荣与萧条,官员们并未忘记,他们正寻求实现更稳定的增长,以重振经济和消费者信心。此次讨论也恰逢中国在9月3日举行的纪念二战结束80周年的阅兵式上展示其军事实力。中国政府通常会在重大国家事件前后寻求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 中国证监会 主席 吴清 上月底在北京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表示决心确保股市稳定,承诺巩固市场的“积极势头”,同时促进“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 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措施是否会获得批准或采纳。中国证监会尚未立即回复传真置评请求。 中国股市自4月以来持续反弹,主要股指均上涨逾20%。上证综指创十年新高,沪深300指数较今年低点上涨逾20%。 截至周四午盘,这两个指标均下跌约2%,创下自4月初以来的最大跌幅。离岸人民币小幅走低。上周,人民币一度升至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部分原因是市场 预期 中国股市上涨将吸引更多外资流入,从而支撑人民币。 尽管今年在岸股指落后于其他全球基准指数,但中国12.5万亿美元的市场出现了一些泡沫迹象,与2015年的情况有些相似。那段痛苦的记忆,加上中国的经济压力和美国的关税威胁,让当局更有理由采取谨慎的态度,在不惊吓投资者的情况下实现股市的可持续发展。 近期报告表明,“散户投资者在保证金交易和开户方面的活动急剧增加,这令人愈发不安,”瑞士隆奥银行高级宏观策略师 李浩民表示 。“如果当局采取干预措施,允许部分机构投资者恢复在岸市场做空,并对促进散户交易的在线平台进行一轮打击,这并不令人意外,”李浩民在新加坡表示。 监管机构已召集全国金融机构协助实现这一目标。知情人士透露,监管机构的监控发现一些投资者利用从网络信贷平台借来的资金入股,银行已被要求调查信贷资金违规用于股票投资的情况。 知情人士称,券商被勒令停止大力宣传其全天候股票开户服务。交易所数据显示,8月份散户投资者涌入股市,新开户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66%。 宁...

美国新兴金融公司简街(Jane Street)资本介绍

简街是一家新兴的美国金融公司,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纽约,由蒂姆·雷诺兹(Tim Reynolds)和罗伯特·格兰诺夫(Robert Granovetter)等创立。它是一家量化交易公司,专注于高频交易(High-Frequency Trading, HFT)、市场制造(Market Making)和流动性提供,尤其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债券、股票、期权和衍生品等领域表现出色。截至2025年5月,简街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中一支重要力量,其交易量在某些市场(如美国ETF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核心业务 : 市场制造 :简街通过提供买卖双方的报价,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尤其在ETF和固定收益产品领域表现突出。它利用复杂的算法和数学模型,确保在高波动市场中仍能提供高效的流动性。例如,2020年市场动荡期间,简街在债券ETF市场提供了关键流动性,防止了潜在的“流动性末日循环”( Jane Street: the top Wall Street firm ‘no one’s heard of’ )。 量化交易 :简街依赖量化策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算法模型进行交易决策,追求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机会。其交易策略通常基于统计套利和市场中性,尽量减少市场风险敞口。 技术驱动 :简街的交易系统高度依赖自主开发的软件和硬件,其技术平台能够处理海量的市场数据,并在微秒级别执行交易。几乎所有软件都使用OCaml编程语言编写,代码库约7000万行,体现了其技术深度( Jane Street Capital - Wikipedia )。 全球布局 :除了纽约总部,简街在伦敦、香港、新加坡和阿姆斯特丹设有办公室,覆盖全球主要金融市场。2025年3月,简街计划大幅扩展其香港办公室空间,显示其对亚洲市场的重视( US trading firm Jane Street seeks to rapidly expand Hong Kong office space - Reuters )。 公司文化与特色 : 技术与数学导向 :简街的员工多为数学、计算机科学或工程背景的顶尖人才,公司内部强调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概率分析。其招聘过程极为严格,录用率不到1%,重点招聘数学、计算机科学和金融领域的顶尖人才( Debunking The Myth: Is Jane Street A Hedge Fund? )。 低调...

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热潮推动香港股票ETF获得创纪录的中国内地资金

BBG: 从人工智能到生物技术的热门主题促使中国投资者向追踪香港股票的本地上市交易所交易基金投入创纪录的资金,分析师表示这一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 彭博行业研究汇编的数据显示,今年迄今为止,流入在岸上市的香港ETF的资金已超过260亿美元,且自6月以来购买热潮加速。香港股市的优异表现,加上便捷的渠道和丰富的新产品选择,正吸引着内地散户投资者。 里昂证券中国战略研究分析师李世豪 表示:“许多中国年轻投资者通过支付宝等应用程序购买ETF,他们甚至可能不需要开设证券账户。 这样他们实现财富管理目标就容易得多。” 中国大陆入市香港ETF流入量创历史新高 资料来源:彭博行业研究 注:2025 年数据截至 9 月 10 日 香港基准 恒生指数 今年已飙升30%,是中国 沪深300指数 涨幅的两倍。离岸市场的主要推动力包括科技巨头,从人工智能宠儿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到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供应商小米公司。 在其他重要主题中,年轻消费主义的兴起推动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股价上涨两倍,成为恒生指数中表现 最好的 股票。其他几只进入前十的股票凸显了中国在医药领域日益突出的地位。 个人投资者更青睐特定行业的ETF,以便在此类交易中轮动进出,而机构投资者则是广泛指数追踪型ETF的主要买家。今年引领资金流入激增的境内基金包括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 和 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 。 华夏基金全球资本投资策略师丁文杰 表示:“强劲的势头是由香港市场独特的行业和主题故事推动的。ETF 发行商快速推出针对细分市场的专业产品,也大大拓宽了寻求更多差异化投资的中国散户投资者的投资渠道。” 今年以来,内地已推出17只新的香港股票ETF,另有16只ETF申请正在向证监会提交。 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Rebecca Sin 和 Eric Balchunas 表示 ,尽管香港股票基金仅占中国 ETF 市场总资产的 10%,但到 2025 年,其流入资金将占总流入资金的 50% 以上。 他们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内地投资者可能会越来越多地将资金转移到香港。”香港更高的回报率颇具吸引力,而且考虑到使用跨境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要求散户投资者的最低账户余额约为7万美元,在岸上市的ETF是“更便捷的选择”。

PIEE: 中美贸易战关税:最新图表

彼得森研究所: 目前,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平均关税为51.1%,涵盖所有商品。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的平均关税为32.6%,涵盖所有商品。美国关税比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 第二届 政府上任时高出近1.5倍,上涨了30.4个百分点。中国关税比2025年1月20日高出50%以上,上涨了11.4个百分点。 2025年5月初,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曾升至126.5%,随后有所下调。特朗普第二届政府通过一系列不同举措提高了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从而达到了这一高度,但并非所有举措都针对中国。(两届特朗普政府都曾根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或《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对中国征收特别关税。此处列出的其他影响中国及其他贸易伙伴的关税行动则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或1974年《贸易扩展法》第201条实施。) 2025年,美国开始针对中国实施关税调整,分别于2月4日和3月4日上调10个百分点,涵盖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随后,特朗普政府于3月12日上调了所有进口自外国的钢铁、铝及其衍生产品的关税,并于4月3日上调了汽车进口关税,5月3日上调了汽车零部件进口关税。4月5日(上调10个百分点)、4月9日(上调74个百分点)和4月10日(上调41个百分点),美国再次上调了125个百分点的中国进口关税,但同时对一些行业实施了豁免,其中一项豁免于4月11日实施。 然而,在中美 官员于日内瓦 会晤后,双方同意将4月份累计的双边关税上调幅度从125%降至10%  , 并于5月14日起生效。结果,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从126.5%降至51.1%。(同样,平均关税的下调并非仅仅因为行业豁免而降低了115个百分点。) 随着2025年中国采取报复性关税,对美国进口产品的平均关税在4月中旬达到峰值147.6%,随后有所下调。2025年初,中国分三批采取报复性关税,最初将美国出口范围从58.3%扩大到63.0%,然后在4月10日达到100%,对所有美国进口产品征收84%的报复性关税。然而,由于日内瓦会议于5月14日达成了相互降低关税的协议,中国对美国进口产品的平均关税从147.6%降至32.6%。 由于特朗普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美国对从世界其他地区进口的所有商品的平均关税在2025年1月20日至5月3日期间从3.0%上升至11.7%。这其中包括4月5日征收的10%...

纽时:美海豹突击队曾秘密潜入朝鲜,行动失败射杀平民

  2019 年初的一个冬夜,一组海豹突击队员从漆黑如墨的海水中浮出,悄悄爬上了朝鲜的一处多石的海滩。他们正在执行一项极其复杂且意义重大的绝密任务,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精确无误。 他们的目标是安装一个电子装置,使美国能够在特朗普总统进行高级别核谈判期间截获行迹隐秘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通讯。 这项任务有可能为美国提供一系列的 宝贵情报。但这也意味着必须让美军特种兵踏上朝鲜领土——行动一旦被发现,不仅可能导致谈判破裂,还可能引发人质危机,甚至与这个拥有核武器的敌国冲突升级。 这项行动风险极高,以至于需要得到总统的直接批准。 为执行这次行动,军方选中了海豹突击队第六分队下属的 “红色中队”——击毙本 · 拉登的就是这支部队。队员们深知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完美无误,因此训练了数月之久。然而,当那个夜晚他们身穿黑色潜水服、佩戴夜视仪,抵达一处以为荒无人烟的海岸时,任务却迅速失控了。 一艘朝鲜船只突然从黑暗中出现,船头的手电筒光束在水面上来回扫动。海豹突击队员担心自己已经暴露,立即开火。几秒钟内,朝鲜船上的所有人都被击毙。 海豹突击队未能安装窃听装置便撤回海中。 美国和朝鲜从未公开承认 2019 年的这次行动,甚至从未暗示过其发生。具体细节至今仍属机密,本文是首次披露。特朗普政府在行动前后都没有通知国会中负责监督情报事务的关键成员。这种未通报行为可能已经违反了法律。 白宫拒绝了记者的置评请求。 这篇报道基于对 24 人的采访,其中包括政府文职官员、第一届特朗普政府成员,以及知情的现役和退役军人。由于该任务属于机密,他们均以匿名方式接受采访。 其中几位受访者表示,他们之所以谈论这次任务的细节,是因为担心特种作战的失败常被政府保密掩盖。如果公众和决策者只了解像击毙本 · 拉登这样引人注目的成功行动,可能会低估美国军队所承担的极端风险。 该军事行动发生在朝鲜境内,地点靠近美国在韩国和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基地,也存在与这个敌对、拥有核武器且高度军事化的对手爆发更大规模冲突的风险。 《纽约时报》在报道机密军事行动时采取谨慎态度。针对这次朝鲜任务,时报隐去了部分敏感信息,以免影响未来的特种作战和情报收集行动。 目前尚不清楚朝鲜究竟掌握了多少关于此次行动的情报。但这次海豹突击队的行动只是美国政府数十年来努力接触朝鲜、限制其核武计划的一个片段。无论是承诺改善关系,还是施加制裁压力,美国的几乎所有尝...

美国经济超出悲观预期

经济学人: 只有 美国 最自信的经济多头才能在2025年保持乐观。任何在春季关税混乱和夏季经济增长放缓中幸存下来的乐观情绪,在9月初再次受到打击,就业数据连续第二次疲软。美国劳工统计局(BLS  ) 宣布,美国6月、7月和8月平均新增就业岗位不足3万个。 过去两周,随着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市场的担忧蔓延,美国国债收益率 下跌 了0.2个百分点。美联储将于9月17日举行下次会议,降息似乎已成定局。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10月再次降息,之后在12月再次降息。唐纳德·特朗普长期以来寻求的宽松政策正在实施,尽管其原因比总统预期的更为令人沮丧。 这种悲观情绪有多大道理?经济增长确实放缓了。但深入挖掘数据,即使你不是超级牛市人士,也能找到希望的理由。尽管经济衰退确实存在,但幅度也比较温和,而且似乎不再恶化。 美国上半年公布的1.4%的年化 GDP增长率,对许多欧洲人来说,堪称惊喜。相比之下,美国过去一年实现的2%的增长率看起来更为可观(见图1)。 图表:《经济学人》 除此之外,美国人仍在消费。涵盖7月份的最新数据显示,实际家庭消费在年初低迷之后有所回升。服务业活动调查也显示出类似的趋势;零售额全年保持稳健。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的追踪数据显示, GDP 的核心组成部分——私人支出和投资——有望在第三季度实现超过2%的年化增长率。股市仍在创下历史新高,这既是意外强劲的经济形势的推动因素,也反映了这一形势。 那么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就业数字呢?在特定背景下,这些数据看起来也没那么令人担忧——如果美国人口快速增长,就业增长放缓是一个问题,但如果人口增长停滞或下降,就业增长放缓就没那么令人担忧了。在这方面,最大的未知数是特朗普对合法和非法移民的打压效果如何。初步估计表明影响很大。国会预算办公室( CBO )最近将对2025年净移民人数的预测从200万下调至40万。美国企业研究所和布鲁金斯学会两家智库的研究人员估计这一数字在-50万到10万之间。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报告称,7月份在南部边境仅与非法移民“遭遇”8000次,而去年同期为10万次,前年为近20万次。 人口增长放缓降低了就业创造的“盈亏平衡”率(即维持就业率稳定所需的水平),这意味着即使就业数据疲软,也可能与健康的经济状况相符。根据另一家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杰德·科尔科的计算,美国人口普查局去年的人口估计表明,要达到这一水平,需要...

华尔街与私募股权:谁能阻止毕业生招聘竞争的蔓延?

金融时报: 对于一群痴迷于金融的美国大学毕业生来说,来自骄傲父母的珍贵礼物并非新车或新衣柜,而是一门名为“Peak Frameworks”的500美元在线课程,该课程涵盖了杠杆收购模式的复杂性。 这些学生通常只需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进入其他雇主的著名培训计划:华尔街的投资银行。 但下个月,私募股权公司将启动一个疯狂的招聘周期,他们将把工作机会发给这些毕业生,并计划在两三年后开始工作。 在 48 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阿波罗、KKR、TPG 和 Clayton, Dubilier & Rice 等公司可能会锁定一批 22 岁、全职工作经验较少但对金融业有着强烈承诺的年轻人的未来。 “尽管很疯狂,但你还是得玩这个游戏,我对此毫不羞愧,”一位大学毕业后第二天就搬到纽约参加提前面试的实习生说道。“私募股权公司总能找到比其他人更渴望成功的孩子。” 华尔街对年轻人才的争夺愈演愈烈 © Michael Nagle/Bloomberg 对顶尖人才的激烈竞争通过每年逐渐推进的“周期性”私募股权招聘周期展开。 去年的招聘流程于6月23日拉开帷幕,当时一家公司毫无预警地邀请学生参加面试,迫使其他公司也纷纷加入。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一些措手不及的同学原本正在夏威夷庆祝毕业,却被迫购买价值1000美元的单程机票前往纽约参加面试。大多数求职者最终未能获得工作机会。 多位人士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他们预计今年的早期招聘将更加克制,私募股权公司和候选人都愿意等到秋季再做出决定。 但上周,THL Partners 律所开始了面试流程。目前还没有哪家大型律所效仿,不过在正式面试开始前,许多潜在候选人已经来到曼哈顿,参加了非正式的“咖啡聊天”审核环节。  这一过程让毕业生、他们的投资银行雇主以及他们未来的私募股权老板们都感到沮丧。 “这不是一个理想的安排,”​​一位参与加速招聘的私募股权高管表示。“我们希望这些年轻人能够在投资银行岗位上安顿下来,给他们更多视角,让他们积累更多业绩。” 华尔街投资银行与其最大的私募股权客户之间对年轻人才的争夺正在进一步加剧。 一些私募股权公司,包括华平投资、银湖资本和KKR,也开始招聘本科生,与银行直接竞争学生人才。这些面试通常发生在学生在投资银行完成暑期实习期间,因此私募股权公司通常会在深夜或黎明时分进行秘密会面。 总部位于纽约哈德逊广场的银湖资本等私募股权...

比亚迪在欧洲的电动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

 FT: 比亚迪在欧洲的电动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这标志着该中国集团拓展海外市场的努力取得了突破。 据汽车数据情报公司 Jato Dynamics 称, 比亚迪上个月在欧洲注册了 7,231 辆全电动汽车,而 特斯拉的注册量为 7,165 辆。 这家中国集团大举进军欧洲市场之际,特斯拉的销量却因产品组合老化以及马斯克干预地区政治而出现下滑。 Jato Dynamics 全球分析师费利佩·穆诺兹 (Felipe Munoz) 表示:“这是欧洲汽车市场的分水岭,尤其是考虑到特斯拉多年来一直引领欧洲电动汽车市场,而比亚迪直到 2022 年底才正式开始在挪威和荷兰以外的地区开展业务。” 尽管特斯拉近期对其旗舰车型Model Y进行了升级,但其在欧洲主要市场的销量仍在持续下滑。在特斯拉第一季度利润跌至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后,马斯克还宣布将辞去美国政府职务,专注于运营该公司。 这家美国电动汽车公司在欧洲的销量下滑之际,雷诺、Stellantis 和其他品牌也纷纷以更实惠的价格积极推出新型电动汽车,以满足今年开始实施的欧盟更严格的排放法规。 在全球范围内,比亚迪已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这得益于其本土市场的强劲需求。但这家中国集团在欧洲市场相对较新,其快速进军海外市场的行为引发了西方汽车制造商的担忧。  比亚迪和其他中国企业扩大了在欧洲的产品线,增加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而这类汽车并未受到欧盟提高关税的影响。  Jato 的数据显示,今年 4 月,中国汽车制造商生产的电动汽车在欧洲的注册量同比增长 59%,达到 15,300 辆,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注册量增长近 8 倍,达到 9,649 辆。

黄金价格突破1980年通胀调整后的历史高点

 BBG: 随着人们对美国经济走势的担忧日益加剧,黄金价格三年来的强劲牛市进一步进入未知领域,金价已超过 45 多年前经通胀调整后创下的峰值。 本月迄今,黄金现货价格 已 飙升约5%,周二创下每盎司3674.27美元的历史新高。2025年,黄金现货价格已创下30多项名义纪录,但最新一轮上涨也使其突破了1980年1月21日经通胀调整后的峰值,当时金价最高触及850美元。 考虑到数十年来 消费者物价上涨 ,这相当于约3590美元——尽管有多种方法可以调整通胀,有些人认为1980年的峰值会更低。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目标,但分析师和投资者一致认为,黄金现已稳固突破该目标,进一步巩固了黄金作为对抗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的古老对冲工具的地位。 马拉松资源顾问公司(Marathon Resource Advisors)投资组合经理罗伯特·穆林(Robert Mullin  )表示:“黄金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资产,它在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历史中一直扮演着这种角色。 资产配置者正进入一个时期,他们有理由担心赤字支出的水平,同时也质疑央行的优先事项和真正抗击通胀的意愿。” 黄金牛市持续,通胀调整后创下新高 来源:彭博资讯、彭博新闻 注:基于美国CPI城市消费者,未经季节性调整。 由于唐纳德·特朗普 总统减税、扩大全球贸易战,并寻求对美联储施加前所未有的影响力,黄金价格今年已上涨近40%  。今年早些时候美元和美国长期国债的抛售,凸显了人们对美国资产需求减弱的担忧,并引发了人们对美国债务在动荡时期是否仍是避风港的质疑。 1980年1月,金价触及850美元时,美国正深陷货币崩溃、通胀飙升和经济衰退的泥潭。此前两个月,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因伊朗人质危机而冻结伊朗资产,导致金价翻了一番,这加剧了一些外国央行持有美元资产的风险。 世界银行集团前高级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卡门·莱因哈特 表示:“黄金价格上涨仅仅反映出人们重新认识到通胀可能是一个问题,而且现在仍然是一个问题,但全球市场也存在不确定性。” 黄金“作为通胀对冲工具的角色在七八十年代广受欢迎,但你需要回顾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历史:黄金在市场存在不确定性时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1980年股市像抛物线一样飙升至峰值,随后又急剧下跌相比,今天的反弹波动性要小得多。部分原因是如今的市场流动性更强,投资者更容易参与,也因为它吸引了...